《画》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9/11/11 8:49:0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陈梦然 有898位读者读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 识字6 画 | 年 级 | 一年级 |
课 时 | 共一课时 | 备 课 人 | 陈梦然 |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 本课在本册书的第二个识字单元,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偏旁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本课亦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配合谜语诗,还有一副水墨画,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难点,教者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 ||
教学目标 |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识字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 ||
教学过程 | 一、谜语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咱们来试一试吧! 出示谜语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答案了。我们中国的古人,和小朋友们一样喜欢猜谜语,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古人的谜语,还是一首古诗呢。 二、趣味识字 1.初读古诗。 出示古诗,师范读。 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不和别人一条声。生自读。 2.生字正音。 在这首诗中,有几个翘舌音,谁的眼睛亮,能把她快速地找出来。 还有几个后鼻音呢!谁发现了? 老师还要提醒一下大家,近是一个前鼻音,鸟是一个鼻音。和我一起读。 掌握了准确的读音,我们一定能把古诗读得更好!老师画了节奏线,谁来挑战。指名读、齐读。 3.反义词识字。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枚硬币有正面和反面,词语当中的一部分呢,也同样有着正面和反面,如果两个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反,就把他们叫做反义词。 这首诗中就藏着一些反义词呢!谁来找一找! 远——近、有——无、来——去。 你还能想到哪些其他的反义词呢? 老师还有一首歌谣送给大家,说的就是反义词。 播放歌谣视频。 看来反义词也是一种帮助我们识字的好方法哦! 瞧一瞧“远——近”,他们除了是反义词,你还能发现什么它们的相同点吗? 4.偏旁归类识字。 出示“辶”这是我们今天要新学的偏旁,叫做走之,我们一起读一读! 除了“远——近”,诗中还藏着一个走之的字,你找到了吗? 出示:还。 出示图片,理解走之。“走之”的字多数和走路或路有关。 我们可以把偏旁相同的字放在一起记一记,这就是偏旁归类识字法。 5.加一加。 这三个字,除了用偏旁归类法,你还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他吗? 是的,我们还可以把一个字分成两个部分,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它。 6.小结:反义词识字、偏旁归类识字、加一加。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掌握了这么多识字方法,你们现在一定能把他读得更好。 三、感受诗意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谁找到了?(山、水、花、鸟) 2.学习前两行诗。 (1)(出示图片)那我们就去一起欣赏美景吧!你瞧! 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绿色的树、红色的花……指导孩子按顺序读图。 (2)学习“色”、斜刀头。 真了不起,你们看到了这么多种颜色。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字,就是色。 他的偏旁也是我们要掌握的新知识——斜刀头。 (3)学习“听”。 ①(播放山间流水视频)山的颜色是用眼睛看到的。现在我们来听一听。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听”这个字。他的偏旁是什么?奇怪了,明明是用耳朵听,为什么是口字旁呢? ②(出示图片)为了解决这个疑惑,老师找到了一幅图片,看着这个图片,你帮老师解答一下,为什么是口字旁吗?一只耳朵旁边有一张或两张嘴在说话。 (4)活动识字:换一换。 ①老师给刚刚我们认识的两个新字,带来了两个小伙伴,你发现了什么? 色——爸、听——近。(把偏旁换掉了) ②贴一贴。老师带了几个偏旁朋友(出示卡片:草字头、米字旁、提手旁),他们都想和“巴”做朋友,谁想来帮帮他们。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糍粑、芭蕉、把手的图片,和“好吧”这个词语。 ③小结:除了反义词识字、偏旁归类识字、加一加这三种识字方法,通过“换一换”的方式,我们还能认识很多新的字呢! (5)现在看这两行诗,是不是更熟悉了。我们一起再读一读。 欣赏完多彩的山,清澈的水,这首诗中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我们再去看一看吧! 3.学习后两行诗。 (1)学习“去”。 出示:春去花还在。标红去。出示去的象形字。去就是人离开住的洞口。你能给去找个朋友吗? (2)理解“春去花还在”。 春去是什么意思呢?是的,春天过去了。 出示春天鲜花盛开的场景,更换背景(烈日、落叶、雪花) 烈日当空——秋风吹过——雪花飘落——鲜花依然盛开,这是就是——春去花还在。 (3)理解“人来鸟不惊”。 这儿有一只小鸟,谁来和他打打招呼?咦?怎么不理你?是不是声音太小?你大点声音。 小朋友们都笑了,谁告诉我为什么笑呀? 这就是人来鸟不惊。惊就是惊吓、惊动的意思。 4.揭示谜底。 (1)我们刚刚一起欣赏了诗中很多美丽的景色,彩色的山,无声的水,神奇的花朵和鸟儿,这些都是为什么呢?谁能解答老师的疑惑? (2)揭示谜底——画。 (3)男女生配合读。 四、课外拓展 古人真的很喜欢猜谜语,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首谜语诗,老师给大家读一读。 谜底是( ),因为( )。 五、写字指导 1.出示:水、来、不。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关键笔画:竖或竖钩。挺直有力 3.书空、范写、评价。 水:先中间、后两边,左离右相连。 来:上紧下松、中竖挺直、撇捺舒展、左右对称。 不:首横长、撇稍左、中竖挺、点收尾。 | ||
板书设计 | 6 画 水来不 山 反义词 水 偏旁归类 花 加一加 鸟 换一换 | ||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 课件、词卡、板贴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