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学带送教促提高 研讨交流共成长——记区音乐学科带头人送教江宁小学活动
发表日期:2019/11/15 8:45:4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教务处 有606位读者读过
学带送教促提高 研讨交流共成长
——记区音乐学科带头人送教江宁小学活动
为了切实发挥区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2019年11月14日上午,我校迎来了江宁区三位音乐学科带头人的送教活动,他们分别是来自上元小学的朱景芳老师、文靖东路小学的王建老师以及天景山小学的焦爱华老师。对他们的到来,我校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的送教,表示由衷的感谢!本次活动校领导十分重视,校长室、教务处主任及音乐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
本次活动由朱景芳老师主持。首先是教学展示环节,由文靖东路小学的王建老师执教四年级的《我的家在日喀则》一课,王老师立足“新课标”的理念,顺应学生的实际学情,巧妙性地采用了分段教学的方式,由一句“扎西德勒”导入新课,让学生先了解藏族歌曲的特点,而后借助这个特点自然地导出了歌曲的双声部难点部分,再根据已经掌握的双声部来引出整首歌曲。无论是难点的解决还是歌曲情绪的表达,王老师在整节课对于学生的素养指向性贯穿始终,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大音乐观”。王老师自然的教态、对教材的挖掘、处理更是让听课的老师感到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在评课交流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都针对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今年九月刚入职的余韵、吴静两位新教师,从王老师这节课中学习到了课前对教材的剖析非常重要,在面对复杂的双声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段教学的方法,由难入简,层层递进,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把难点解决掉;工作第四年的吴苏悦老师则关注如何精简教师的课堂语言、用自然的教态真正关注到学生本身,着眼于作品的更深层意义、音乐的知识学习和素养能力的培养,从纵向和横向上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同时执教老师王建也通过课后反思对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了详尽的自评,让听课的老师们感受到了每一节课背后所凝聚的思考与汗水。
评课交流结束,朱景芳老师对于本节课的设计和达成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结合教师的自身发展给在座的年轻教师树立了一个榜样作用。最后一个环节,由天景山小学的焦爱华老师为大家带来“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专题讲座,焦老师提到,首先每位老师应该明确新课标理念,唱歌是延长的说话,不应以唱技能、技巧为主要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梳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焦老师通过几个鲜明的课例帮助大家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这个问题,也鼓励大家多提问、多学习。
本次送教活动带给听课老师们的是一番新的触动与反思,相信经过时间的催化,这些思考必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最终促进老师们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