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发表日期:2020/6/19 17:02:4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蔡燕萍 有670位读者读过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2、数数每种动物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可让数得又对又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
二、 引导探究,组织讨论。
1、帮小动物设计比赛方案。
提出要求: 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小朋友能不能先帮助它们设计比赛方案(哪两种小动物分在一组比赛)
学生汇报。
2、 认识“=”。
1)让学生看设计的这几种比赛方案,想哪一种最公平,并说说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小白兔(4)——小猴(4)这种方案最公平,它们都是4只,一样多。
引导学生用○代替小白兔,用△代替小猴,摆一摆、画画、说一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2)指出: 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一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相等,可以用“=”连接起来,写成4=4。
3) 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4) 介绍“=”。
“=”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
学生读并观察“=”的样子。指导学生写“=”。
3、认识“>”“<”。
(1) 出示后几种比赛方案,让学生说看到这几种方案,有什么想法。
(2) 学生观察,回答: 这几种方案不公平,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多,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少。
(3) 出示小松鼠(5)——小熊(3)比赛图,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案是不是公平。
(4) 指出: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写成“5>3”;反过来也就是3比5小,可以写成“3<5”。
(5) 引导观察并指导书写“>”“<”。
三、 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完成“想想做做”第1、2、3题。
四、 总结评价,拓展应用
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