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寒号鸟》教学反思-马浦
发表日期:2019/12/2 12:27:5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马浦 有3266位读者读过
《寒号鸟》教学反思
执教老师:马浦 执教班级:二(4)
本节课执教的是《寒号鸟》第二课时。这节课上得非常单调、毫无亮点,几乎是用串讲的形式教完的。我带着学生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解释文意……但除此之外没有大的教学环节来串联课文,全是细碎的小知识点。这就导致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容易走神。
首先,我带着学生把前一课的学习内容复习了一遍。复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过难。复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衔接上一课,方便开展接下来的课文学习。
然后,我让学生朗读喜鹊第二次劝告寒号鸟的内容,并解决问题:1.喜鹊是如何劝寒号鸟的?2.寒号鸟又对喜鹊说了什么?3.寒号鸟的结局是什么?学生通过解决这几个问题,就能把重点要解读的内容给梳理清楚了。不过,作为第二课时来说,这个问题设置得太过浅显了,应当结合教参设置一些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问题。
问题设置浅显,应当结合教参设置问题。把教参上的问题自然地融入到课文解读当中来,同时又不打断教学主线程。
接着,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尝试用演读的方式把文中角色的对话读生动。这个环节是比较容易上出亮点的部分,但我处理得不太好,留给学生的朗读机会并不多。不仅学生的朗读还不够,而且朗读的形式也非常单一,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进读书环节,课堂上呈现疲乏状态。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考虑怎样合理安排朗读。
最后,从学生自身出发,说说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有没有“得过且过”的行为,明白“得过且过”的危害。因为前面对课文的总结不到位,这里学生很难切身地感受到危害,谈的事例都比较“假大空”。
以下是主任给我的一些建议:
1. 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时间顺序,通过时间变化来梳理课文内容;
2. 抓住环境和寒号鸟的语言,体会得过且过的后果,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谈感受;
3. 备课的顺序:内容→文体→教参→课件、教学设计;
4. 以一个主题串联课堂;
5. 教学过程当中至少应该有一个亮点是能够吸引学生的;
6. 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存在困难,可以带读再放读;
7. 板书的时候不可以留空白时间让学生闲着,要布置“动手,动嘴,动脑”的任务;
8. 按逻辑组织板书,常见方式有三:①以内容组织②以学法组织③以写作方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