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主页 >>张杰教师主页>>阅览文章

课堂内外齐发力

发表日期:2013/10/17 13:36:14 出处:本站 作者:王荣静 有798位读者读过

你要我说说怎样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很高兴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你的出发点定在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就感到你的定位是恰当的,努力方向是明确的。如此,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反思,进步那是自然的事。

你还说要我不要保守,就说最管用的。呵呵,那我在想,到底什么最管用呢?就说课堂内外吧,要一齐发力。而我说的发力,也就是着眼于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眼里。

先说课堂上。

站在课堂上,你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在学生之中,师生是一体的。你不能只是一味卖弄自己的才华,觉得自己知识比学生渊博就自高自大。课堂上,你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你就要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他们学情,观察他们情绪,懂得他们感受。一堂课下来,不要反思你教了学生,要反馈学生学了什么。

课堂不光是老师的,更应该是学生的。你也知道,为什么学生喜欢游戏,就因为他能吸引人,那么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能否也借鉴点“游戏”元素,牢牢抓住学生呢?在这里,我推荐一位大学教授的开场白,让你体味一下:

桑卡尔教授抛出一粒糖,一个学生接住了,教授叫了一声“好”,肯定说这个同学对糖的落点判断得很好,因为马上要学的牛顿力学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判断落点的问题,就是“基于现在预测未来”。

这是耶鲁大学公开课视频中桑卡尔教授的物理课的一个场景。教授说,在座的有各种专业的学生——比如学医的学生——不知道相对论、量子力学有什么用,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的病人以光速逃跑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儿科的,你发现小孩子老是坐不住,你就明白那是因为量子力学不允许一个物体同时拥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

学生们大笑,继续听教授说:我读书的时候,教材只有300页,现在1100页,我看你们谁的头也没有比我大三倍,所以我断定你们谁也读不完这本书,我将选重要的来讲,因此你只有来上课才能知道我们要学什么。你如果确实有事,比如要结婚、器官移植什么的,不来也是可以的。但是器官移植,你要给我出示换下来的器官或组织;结婚,你要给我出示配偶;如果祖父母外祖父母去世了,4个以下我会相信的,但是5次以上,我就要查你的家谱。

学生们狂笑。教授继续说,我不喜欢上课说话,但是你如果对旁边的同学说“请帮我捡一下心脏起搏器”,那肯定没问题。如果有人要睡觉,我很理解,你需要休息。以前我上课,睡觉的都在前排,他们说,只有听见我说话的地方才能睡得香。但是今天这里的音响好,哪都能听清,不一定要到前排来,后面照样睡得好。我只要求你别说梦话,还有就是睡觉的坐在两个不睡觉的人中间,免得形成多米诺效应一起倒下,对我的声誉不好。

教授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还继续逗乐:我担心有时气氛不够活跃,跟录像方商量可否像情景喜剧一样加上一些笑声,他们说不行,我只能自己应付了。

开场白的最后,他说,如果是有关课程的问题,你们可以随时打断我。我教这个课很多年了,对于我来说,唯一不同的是你们提出的问题,它可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问题。这个课程年复一年似乎天经地义重复的那些知识忽然变得苍白无力,可能就是因为你提出的问题。

你可以想想,在这样的气氛下上课,学生自然会兴致很高,那老师接下来所讲授的知识,学生自然会听的入神的,课堂互动会生动的,效果也会很好的。

新教师往往跟学生“油水”分离,只是自顾自的讲,不太顾及学生的感受,这是你需要在一开始就要特别注意的。上述教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先考虑了学生的心态与感受,如果他走上讲台就讲课也不是不行,学生听不听那是学生的事,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的。而一堂课不考虑学生学到了什么,一定不是成功的课。

再说课外。

这是作为老师重要的时间节点,好的老师不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怎样,更要讲究在课堂之外对学生如何。新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恰恰这一点是你成熟成功的关键所在,说大一点是你享受教育幸福的必由之路。

你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同样的课堂、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有的学生学的效果好,而有的学生学的差点,表面看似乎是课堂上的事,实际上更多的要素则是在课堂之外的。你要下点功夫研究学生,特别是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之外包括学生在家庭的种种情况,这样你的教育教学才有抓手。老师还是给你讲一个案例吧:

1990年,拯救儿童国际组织指派史坦宁到越南成立办公室,希望他在六个月内,协助解决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史坦宁到了越南,从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口中,听到儿童营养不良,起因于公共卫生差、平均收入低、乡下人民教育不普及等。问题看起来复杂庞大,即使有六年的时间,应该都解决不了。

他决定,不要忙着解决问题,先了解了解情况再说。于是,史坦宁到一个乡下村庄,测量每个孩子的身高体重,找出其中家境不好,却长得比别人高壮的孩子。结果他发现,高壮孩子在同样艰困的环境中,有着跟别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个村里的人民,一般人每天只有钱吃两餐饭。高壮的孩子家并不比别人富有,妈妈一天能煮的食物量一样多,但是她们把它分成四餐。

一般村民的孩子每天吃两餐、每餐平均份量较多,然而因为孩子长期营养不良,肠胃没办法一次消化吸收那么多食物,因此多吃的部份无益。反而每天吃四餐、每餐平均份量较少,孩子长得比较好。此外,一般村民相信,孩子知道自己有多饿,一大锅饭菜端出来,全家人各取所需。但是高壮孩子的妈妈,会先把他们的饭菜分出来,确保孩子吃得饱。遇到生病等特殊情况,妈妈还会一口一口喂孩子吃完饭。

最后,一般村民的孩子不吃虾子、螃蟹和地瓜叶,前两者被视为大人才吃的东西,后者被视为喂牲畜用的低等食材。高壮孩子的妈妈则不这样想,她们在田里捞出小虾小蟹,把地瓜叶剁碎全部加入白米中煮,增加了孩子的蛋白质与维他命。

发现高壮孩子的秘诀,史坦宁将之推广到整个村落。这些做法其他村民都做得到,而且可以持续做下去。以前很多专家写过各种计划都没有成功,现在光复制高壮孩子的生活习惯,六个月后,村子里65%的孩子营养不良得到改善。而这套做法最终影响了越南两百多万人。

这个案例非关教育,但对我们教育教学都有借鉴意义的。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不是人云亦云,而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史坦宁深入孩子家庭的做法,也是你需要学习与借鉴的。不能光看教辅资料,不能一味移植别人的教育教学模式,也不能只是看专家学者如何如何上课的。你的学生有他们具体的实际情况,你就要下功夫深入他们当中去,摸清楚各类学生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状态,这样你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你刚入职就有自觉意识,要找到专业成长的路径,老师感到十分欣慰。成功没有方程式,只要你对教育教学有心、用心、专心、尽心,就一定会赢得属于你的精彩。

欢迎多交流,祝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