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校本研修 >>阅览文章
务实教研求发展
发表日期:2020/5/20 17:47:52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潘荣升 有537位读者读过
务实教研求发展
——江宁小学接受区教研室调研指导
2020年5月19日上午,我校迎来了语文、数学、科学、体育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五位区教研员,对我校复学初的教学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并对复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困惑以及教学进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语文教研员吴勇老师听了周芸老师的一节《从军行》。听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要关注文本解读,关注单元整合,还对习作教学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老师们受益匪浅。比如部编版教材70%的单元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是双线合并的,我们完全可以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整合起来,借由文本学来的精准表达的方法运用到相应的作文里。对于文本解读,吴特强调细心读课文,他介绍自己的经验,在解读文本时通常是自己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
吴特也给我们的备课组活动带来了指导,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活动的时候一起对一段话的表达共同出谋划策呢?对于习作教学不光要关注学生精准的表达,还要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评价修改的能力。大作文是成体系的,需要老师们花心思,小练笔只能作为磨笔的练字。新形势下面对压力,老师们更应该潜心钻研教材,夯实基础,争取让每个孩子不掉队。
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听了一年级蔡燕萍老师执教《十几减8、7》,认为蔡老师基本功扎实,对教材的理解有深度,教学思路清晰,眼中有学生,结合小棒让学生理解“平十法”“破十法”“想加法求减法”的计算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好。同时也建议蔡老师教学要找到学生的教学起点,让学生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上进行,不能把每节课都当做起点课,可利用上节课十几减9的方法、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让知识在学生的认知中形成网络。还要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对操作要有问题引领,操作完之后要让学生形成学生的表征,教师尽量少包办。
随后周老师又向学校的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了解开学后的教学情况,认为我校开学初的备课组准备比较充分,有计划、有安排,也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学生心理状态,不能让学生在学习时过度紧张,上课时可以适当的加入健脑操、手指操等调节学生状态。(2)五年级的课程比较多,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整合单元教学,并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3)各年级的备课组要带好头,做好示范,主动跟组员商量教学进度,教学进度保持一致,同时也要注意调节老师自身的身心。
科学教研员刘德云老师听了我校专职科学薛金旺老师执教的《怎样移动重物》。薛老师老师认真准备了今天的课,在活动前都进行了一次试上,努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对此课进行自己的分析、理解。课上薛老师亲切地带领学生复习了各种简单机械,探究杠杆的原理。通过平衡尺等活动让学生探究平衡尺省力的秘密。 课后刘老师对本课进行了建议与指导,三位教研组成员也对薛老师的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建议,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理解了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后本教研组成员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更上一层。
道德与法制教研员方峥嵘老师听了胡梦婷老师执教的三下《不同的你我他》。在上课的过程中胡老师的教态非常自然,课堂秩序保持较好。特别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得到了教研员的肯定,环环相扣,层层升入。但是作为一名新老师,还是需要改进不少地方。比如说:在教材的解读上过于浅显;活动的设计上欠妥帖;教师的引导语不够恰当等。在课后教研员不光帮助我们重新解读了教材,还逐句帮我们整理的教师的语言表达 ,从中我们深深感知到教研员语言的魅力,也体会到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的引导尤为重要。在解读本课教材时,我们还学会了灵活地运用教材,有选择地使用教材的事例和生活中的事例,多关注学生的变化。
体育教研员李家喜老师上午第三节课听了宋大永一节前滚翻的课,课后针对上课内容进行了点评,重点点出本节课对于重难点的设置、支撑与蹲撑时手、脚和垫子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保护与帮助时保护者和帮助者应该注意的地方,李老师给出的意见,能够一针见血的点到关键之处,让人豁然开朗,对于宋大永老师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气氛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对于疫情后的课堂教学内容,李老师指出,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因疫情而参差不齐的体能状态,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在刚开学的前两个星期主要以低运动量、低负荷的静态体质素质练习为主,等学生逐步恢复体力后再慢慢加大运动量。
非常感谢五位教研员的指导,使我们对教材解读能力又有了提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