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字随文形,寓识于读”随文识字教学研讨 ——一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活动

发表日期:2020/12/11 16:12:39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孟宪玮 有908位读者读过

“字随文形,寓识于读”随文识字教学研讨

 ——一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活动

一、二年级识字量的多少及识字的快慢,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在识字过程中,如若以机械记忆为主,孩子必然对枯燥的生字提不起兴趣。为了突破识字教学的瓶颈,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在五楼录播室进行了备课组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字随文行,寓识于读”。

首先是穆嫚老师关于《提升随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的讲座。讲座从走近儿童、发现儿童、成就儿童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又提出把字形与图像有机结合起来、联系文本语境帮助学生识字等教学建议。

       紧接着,是穆嫚老师对于12月7号的上的《项链》一课进行说课。对于《项链》这一课中需要教学的生字“蓝”、“又”、“笑”、“贝”、“和”等字,组员们共同探讨。汪瀚东老师分享了对“蓝”教学的想法,草字头是与植物有关,追究它的字源“蓝色的染料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并对“蓝蓝的天空”进行拓展。洪梅慧老师对“笑”字的教学提不同的看法,让学生边笑边读,加深记忆。周芸老师则认为“笑”的竹字头像人笑弯的眼睛。禾字做偏旁需要变捺为点,杜主任认为禾木旁的“和”字教学要注重语境,训练说话,连词成句。钟宁静老师对于“贝”字教学认为要出示贝壳的图片,并且组词多读几遍。杜云珠主任在此期间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运用创设语境、朗读等形式,再如形近字的教学则是要多拉出来写,反复出现。


最后,孟宪玮老师对随文识字进行总结发言,并提出了有关建议,用编顺口溜等方法进行形近字的辨别与记忆,做手指操也要结合课文语境,如用手挂项链,青蛙爱吃虫,有女就是娃。通过此次活动,各位教师也对随文识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