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校本研修 >>阅览文章

“猜读课文教学策略探究”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六次活动

发表日期:2021/6/16 12:25:1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孟宪玮 有495位读者读过

“猜读课文教学策略探究”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六次活动

统编本低年级教材中有几篇比较特殊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是部分注音,有的完全没有注音, 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 也没有注音,并且对学生提出了猜认生字的要求。在一下这些特殊的课文分别是《咕咚》《小壁虎借尾巴》这2篇课文属于部分生字注音课文,这样的编排正是统编本教材的创新亮点之一,旨在让学生从认知经验以及阅读经验出发,在猜读体验中发展思维,提升阅读能力,增强阅读非注音课文的信心与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课文的教学价值落到实处呢?

在《小壁虎借尾巴》的课堂上,徐肖老师通过“高兴、难过、哭泣”等情感体验,让学生分角色讲故事将自己代入故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并对需要猜认的生字进行逐个探究,帮助学生推理出猜认生字的方法。对学生的猜认生字提供具体的指导

杜云珠老师在执教《咕咚》时,让学生依据形声字的规律猜认生字。对于“吓、拦”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猜认生字。对于“羊、象、鹿”这几个生字,结合图画运用象形字的规律进行猜字。另外,对于“咕、咚”两个生字,除了让学生借助形声字的规律猜认之外,还从字形入手,让学生说说口字旁的生字可能跟什么有关系,然后结合文中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让学生猜读,学生自然而然就猜出这两个生字应该读“gū、dōng”。

课后研讨中,老师们围绕着如何“结合语境猜认,避免孤立”的问题展开热烈的研讨,孟宪玮老师指出猜认生字应立足于语境进行,要避免学生胡乱蒙猜现象的产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猜字,在猜字中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借助画面或者自己的阅读经验猜字,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猜字能力。杜云珠老师提到在教学《咕咚》一课时,有教师专门把这一课需要学生猜读的生字列出来,并以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大屏幕上,但这种形式与具体的语境脱节,许多学生仅凭观察很难猜出这些生字的真正读音。低年级教材中安排的猜认生字的训练,其目的都是为了还原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能够主动养成用猜读课文的方法来阅读文章的习惯。在这种阅读背景下,学生的主要目标不在于识字,而在于阅读。因此,猜认生字一定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并且能够与阅读理解、朗读理解相结。

接着青年教师提出疑惑: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猜字阅读方法。但一般多数的交流还是停留在“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这个层面上,导致学生在猜字的时候,思维与表达往往很容易被带偏。教师要如何引导呢?李明欢老师解答道:对于统编本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把握教材的特点和意图, 以让学生深入解读每一篇课文,掌握每一个生字的猜读规律,帮助学生进行猜认生字,从而使学生对猜认生字的过程由模糊走向清晰,从直觉变成思辨,从被动变为主动, 真正体会到猜认生字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增强他们阅读的乐趣与自信,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孟宪玮老师特别补充道,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猜认生字的兴趣,教师不适宜布置课前预习,以避免学生由于通过向家长请教等其他形式认识了生字而影响他们猜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猜读课文的教学价值落到实处。

最后穆嫚老师通过微讲座总结:猜认生字的课文一般都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一单元中,并且猜认生字的数量是逐渐增加的,同时也从借助图画猜认逐步发展到了其他猜认方法。在猜认生字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并遵循教材的编排意图,以让学生在猜读实践中学会猜读与独立阅读,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实践能力的提升。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