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德育之窗 >>阅览文章

一(8)班 “预防踩踏,学会自救”主题班会通讯报道

发表日期:2021/11/25 16:05:3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艳萍 有773位读者读过

“预防踩踏,学会自救”主题班会

一(8)班  史晓默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明确如下内容∶

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通过交流告诉学生预防踩踏发生

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

要事前熟悉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

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通过本次班会课的学习,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到踩踏事件的危害,在以后上下楼梯,坐商场电梯会更加注意安全。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难以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重中之重是扎扎实实抓好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文明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认真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以此去占领学生课余时间和空间,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C:/Users/lili/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115094953/output_1.jpgoutput_1

  QQ图片2021111509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