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教学 >>特色教育 >> 文章
字里行间皆磨砺——我校荣获江宁区第六届“汉字文化节”展评活动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5/10/11 11:08:12 作者:孟宪玮 浏览量:15次

字里行间磨砺——我校荣获江宁区第六届“汉字文化节”展评活动二等奖

“一笔一画藏文脉,一帧一幕显匠心。”近日,江宁区第六届小学生“汉字文化节”展评活动圆满落幕,我校师生携精心打磨的作品《汉字里的奇妙世界》精彩亮相,凭借对汉字文化的深度诠释与充满童趣的精彩演绎,成功荣获区级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1.jpg


深耕 · 月的“匠心”打磨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历经数月的密集打磨。早在上学期五月,活动筹备工作便已正式启动:从剧本的精心编排到演员的层层选拔,从服装道具动画背景的精心制作到化妆造型、拍摄剪辑的稳步推进,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宁小团队的心血与磨砺

在日复一日的排练中,无论是对角色情感的细腻拿捏,还是对汉字内涵的场景化呈现,团队始终全力以赴。他们以教研室倡导的 “仪式感、代入感” 为标尺,统筹课上与课下的协作,每一处设计都力求让孩子真正 “走进” 汉字背后的文化世界。最终,数月时光的淬炼,让舞台上绽放出了绚丽的花。

4.jpg


3.jpg




千锤百炼,剧本“涅槃”

汉字一横一竖藏山河岁月的风骨,一撇一捺天地万物之灵韵。如何在有限的 8 分钟舞台时间里,让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变得可感、可知、可共鸣?这是团队面临的核心挑战。

为了让汉字故事脱离 “说教感”,教务处孟宪玮副主任带领老师们潜入书海、贯通教材:翻阅《说文解字》《字说字画》等专业书籍溯源字理,力求准确;同时反复梳理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 12 册教材的篇章主题,从课本里挖掘出 “春、草、溪、江”等生字变成舞台上会 “说话” 的汉字精灵,再融合生活中的自然观察 —— 让孩子意识到 “我们每天学的字,藏着祖先看世界的智慧”  

五个月里,剧本历经数十次 “推翻 — 重建 — 优化” 的涅槃:团队反复研讨如何将 “汉字智慧” 转化为孩子能懂、能玩、能演的内容,努力 “汉字文化节” 成为日常教学的延伸与升华。一句台词的语气、一个动作的设计、一个场景的转换,皆经过反复推敲。最终,这份扎根日常教学、深植汉字文化内核的剧本,在脚本选拔中便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区级展评。

微信图片_20251010094117_11_34.jpg


2.jpg


精雕细琢,排练“修行”

若说剧本是骨架,那排练便是为其注入血肉与灵魂的修行。数月时光里,排练室的灯光从未熄灭。德育处的吴苏悦老师带领指导团队化身 “最挑剔的观众”,从一个字的发音是否饱满、一组队形是否齐整,到服装道具的细节是否贴合剧情,每一处都以近乎严苛的标准反复打磨。歌曲的旋律与舞蹈的动线间,藏着指导老师们沙哑却坚定的嗓音,也映着小演员们专注投入的身影。正是在这样的磨合中,我们一点点将课本里沉睡的汉字唤醒,让它们化作舞台上翩跹灵动的精灵,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51010094939_16_34.jpg


微信图片_20251010094712_15_34.jpg


课内外协同:把排练变成“延伸教学”

每一次排练都是亲近汉字文化的 “第二课堂”,让抽象的汉字从课本里走出来,变成可看、可听、可触摸的鲜活生命。“晨” 字精灵的塑造藏着教学巧思:老师们改编童谣 “太阳圆圆‘日’字像,辰时升起‘晨’字亮” 配合灵动服饰,孩子边唱边跳间,字形结构随旋律融入记忆 —— 不再机械记笔画,而是歌声里是形义的巧妙联结。

每一次排演都是一场生动的汉字文化教学排演 “春” 字时,孩子们知道了“撇捺是小草努力生长的模样”;演绎 “滴” 字时,融孩子日常观察雨落的细节。当孩子说 “从前觉’字难写,如今知其藏着无数小水滴’,写来就觉有生命” 时,便知排练的意义已然超越表演本身 —— 它让汉字的美与温度,成为孩子成长中滋养文化根系的养分。

ZIYI0924.jpg


细节见心:服装道具背景里藏着“汉字密码”

舞台上每个细节都是老师们打磨的 “文化载体”:美术老师鲍冬子用棉花手工制作天空布景的云朵;演员服饰巧思满满,针线游走间让裙摆缀着蓝色流苏,走动时如溪水流动,更动人的是背景展示的孩子们的 “随堂本”,这成了汉字教学最温暖的 “成果展”。那些童真的画作与文字被投影在舞台背景上,背景里的图景与孩子的文字感悟相映成趣。观众不仅看到精彩表演,更看见汉字教学的真实力量 —— 它让孩子主动观察自然、表达感受,当这些课下观察的细节被搬进剧本,让“祖先看象造字”不再是课本里的一句话,而是孩子亲身经历的发现。让汉字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藏着自然的浪漫、对世界的好奇。

1.jpg


绽放 · 舞台上的绚烂华章

此次演出,不仅是对孩子们努力的肯定,更是我校“以文化人、课内外协同”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从课堂上的汉字拆解,到校园里的自然观察,再到舞台上的角色演绎,我们让孩子明白:“每天学的字,藏着祖先看世界的智慧。”让孩子在“玩角色、解汉字、探自然”中,发现世界的奇妙,建立起文化自信。当汉字变成孩子眼里的“童话”,文化的种子便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ZIYI0929.jpg


结语:

终点亦是起点。数月匠心磨砺落幕,我校成功实现课本知识、课外拓展与艺术表演的有机融合。未来,我们将以汉字为纽带,把文化传承融入日常教学。在笔画森林与音韵江河中,牵着孩子徜徉探索,让文化在书声中生根、在习字里沉淀、在课堂间生长。每个被用心对待的汉字,都会在孩子生命中种下文化种子,终在笔墨书香中长成传承之树。愿更多孩子感受汉字之美,让文化自信在宁小校园绽放绚丽光彩!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滨江开发区如练路99号 电话:025-86100736 邮编:211161

校长信箱:690523480@qq.com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