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主页 >>查丽群教师主页>>阅览文章

“课外阅读”之真·性·情

发表日期:2009/4/14 9:23:4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443位读者读过

真·性·情

——论《惊梦》一出中杜丽娘心理活动的精彩描写

汤显祖《牡丹亭》是戏剧中的奇葩,《惊梦》一出堪为经典片段,其中杜丽娘心理活动描写更是精彩:

至真。剧中杜丽娘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官僚家庭中的小女子,自小按照封建贵族女子的规范生活,像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家闺秀,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走上一条反抗和叛逆之路,也使她要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自然也安顿于家庭为她铺设的生活,这就是杜丽娘“剪来断,理还乱,闷无端”。但女主人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丝毫没有打消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她对镜神伤,娇羞之态楚楚动人;她梳洗完毕后的顾影自怜让人心疼;她悄悄去游园原只为消遣心中的苦闷,但良辰美景反而增添了她无限的哀怨之情。这些写得真切而自然,如同所熟悉的邻家女孩,让人触人可及。

至性。《牡丹亭》歌颂人性,反对礼教,有着积极的意义。“谁家女子不怀春”,女主人杜丽娘,二八年华,青春年少,她“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她盼望着能遇到一个门第相当的男子,与她成就“神仙眷”。这是一个追求本我,追求人性最真实的态度。在梦中,她与柳梦梅的“幽会”更表现出女主人公的至性之上。对于一个长期禁锢于封建牢笼里的年轻女性,很少接触到男子,对这样一个似曾相见的男子,必然又会害羞。既爱又羞,既羞又爱,在她的梦中一直是纠缠在一起的。其中难耐之心,爱与羞难当,再现人性的真实一面。一句“秀才,秀才,你去了也?”说出了对情人的不舍,对俩人幽情的依恋。表达了女主人公心中最深的人性光芒。但她的这种追求在现实界始终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只有在梦中,本我才突破超我的压制,摆脱了人间礼教的束缚,大胆接受柳梦梅的爱情。

至情。在《牡丹亭》题词里面,作者写到“天下子女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惊梦》中满腔热情地歌颂“情”。情由景生,情由心生。“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春光打开了丽娘闭锁的心扉,也逐渐摧开被萌生的情思。“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可“奈何天”“谁家院”六字里分明透着丽娘痛苦的心声。杜丽娘像一只困窘于笼中的小鸟,当看到一个美丽的新天地时,她痛惜自己的青春埋葬于这庭院中,感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她青春的觉醒,春情难遣的寂寞和对生存环境的隐忍不满之情情不自禁,油然而生。这也正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人性、向往自由的女子至情、可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