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主页 >>阅览文章
《恐龙》第一课时教案
发表日期:2013/5/22 12:24:52 出处:本站 作者:黄学敏 有695位读者读过
《恐龙》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并初步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作用。
一、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在大约两亿年以前呀,地球上还没有人类的存在,但却生活着一群庞然大物,这就是恐龙(齐读)。
2、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恐龙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图片)欣赏完这些图片,你们对恐龙有了怎样的了解,谁来说说?
3、 你们想对恐龙有更深入的了解吗?想,那就让我们好好地把书读读,去探索恐龙的奥秘吧!
二、 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亲戚,用笔圈出来。
2、 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能否准确读出这些词语:
(1)庞然大物 轰响 雷鸣 (指名读;你们知道这是写谁的吗?齐读)
(2)展翅高飞 翱翔 轻型(指名读;这些又是写谁的?带读)
(3)凶猛 锋利 匕首(这几个又是写谁的?指名读;齐读)
(4)望而生畏 脸型 (同上)
(5)沼泽 漫游 谜团(指名读 齐读)
3、指导写字。
“畏”不要多一撇;“漫”要注意左窄右宽;“谜”右边的“米”最后一笔是点。
教师范写后,学生描红。
4.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点名回答)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一下这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读到了什么?
(恐龙生活的时间:为什么要用“大约”?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恐龙生活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其生存。
恐龙生活的范围:很广 到处 遍及
2、 让我们一起把这一自然段读一下,边读边想象恐龙生活的情景。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先前同学们已经圈出了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恐龙的名称,那这几种恐龙都有哪些特征呢?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并想一想这里面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第一句:中心句)
恐龙的形态到底是怎样的千奇百怪呢,我们一个个的来看。先来看雷龙。
2.雷龙的形态特征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出示句子)你能找到一个词来概括雷龙的特征吗?(庞然大物)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呢?(非常大的事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哪些词突出地表现了雷龙的盘大?(比 还要重 轰响 雷鸣)你们能抓住这些词读出雷龙的大吗?谁来读。
3、同学们,如果作者在写雷龙时这样写(出示句子)好不好呢?说出你的理由。(引出说明方法:作比较 打比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呢?(具体形象生动)
4、这是雷龙,那梁龙又是怎样的,谁把相关的句子读一下?(出示句子) 梁龙的特征是什么?(身体很长)你从哪些词体会到梁龙身体很长?(引出说明方法:列数字 打比方)
5.谁能读出梁龙的长?指名读、齐读。
四.小组合作。
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雷龙和梁龙的形态特征,并知道了几个重要的说明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种类 |
形态特点 |
说明方法 |
雷龙 |
庞然大物 比六头大象还要重 轰响 雷鸣 |
作比较 打比方 |
梁龙 |
身体很长 足有二十多米 吊桥 |
列数字 打比方 |
剑龙 |
|
|
三角龙 |
|
|
鱼龙 翼龙 |
|
|
霸王龙 |
|
|
|
|
|
五.小练笔。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说明文最重要的几种说明方法。你们也能用这几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你们熟悉的小动物吗,请同学们拿出纸来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然后我请一些同学把你写得给我们读一下。
六.小结。
课文除了介绍几种恐龙的形态还介绍了恐龙的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