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主页 >>阅览文章
《统计》教学设计--杜爽
发表日期:2013/5/23 15:22:22 出处:本站 作者:杜爽 有866位读者读过
十二:统计
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
上课时间:5/17 累计课时:49
教学内容:教科书p.94~9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课前准备:例题的图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你知道现在的早中晚的气温是怎样的呢?
生:早冷,中热,晚冷。
二、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你们看,老师即将在五月份的其中一天,室外气温情况调查做一个统计表。
出示例题图和统计表。
师:你从这张纸统计表中了解到那些信息?
生:早上气温低,中午高,晚上低。
为了更清晰的标出表中所反映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统计图。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那这个是什么统计图呢?
出示统计图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
三、探究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观察,统计表的信息都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找到吗?
生:能!
师:对着折线统计图说你了解到的信息?
生:7:00到9:00 12摄氏度 中午最高横着是时间 竖着是温度
师:回答下列的问题
(1) 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生:两小时!
师:(2)几时气温最高?几时气温最低?
生:9:00至11::00 17:00至19:00
师:讨论 为什么把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线和统计表比较,有什么好处?
生:更清楚的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师:仔细观察: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横轴 纵轴!!!
生:1横轴:横轴是那个标的事统计的几个时间,依次是...还要多准备一格,最后是箭头
师:如果还要画一个时间,应该是几时?为什么?
生:应该是21时,、因为是每隔2个小时统计一次。
师:2纵轴:纵轴上表示的是什么信息?
生:温度
师:怎样标的?
生:加2加2
师:想一想:为什么只标到26呢?
生:只要比最高温度高一点点就可以了。
师:如果没有到26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3)描点:依次描出各点并标上数据,(2)没有现成的点,怎么找?
(4)描线:要用尺,依次把两个点连接起来。
(5)标准数据
(6)标题及制表日期
3、观察变化情况:
从统计图中你能找出上升和下降的区别。
师:气温升得最快的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
4、完成试一试。
师:如果要清楚的反映出这几年家庭拥有计算机数量的变化,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完成下图,想想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2001年 8台 讲5-10分五点..............先描点,标清台数,连线。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小组交流。
生:家庭拥有计算机情况一年比一年在上升。
师:你能预测今后几年他们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吗?
生:每年依次多十台,2005年60台。2006年79台。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师:说说你看了“小红跳绳每分钟前后心跳频率情况统计图”你知道什么?小红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有什么变化?
生:跳绳刚停止的心跳是最快的。跳绳前和跳绳后4分钟心跳是一样的。跳绳后每分钟都比之前慢了。
2、根据表中的数据,学生独立完成小明身高的统计图。
交流检查。问:这份统计图嗯哼前面的统计图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的,你知道是哪里吗?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纵轴每5厘米一段,但0~110之间是用的折线,没全部显示。因为最小的数据是116,所以只要略小于116可是设置就行了。这样的设计就更简便了。所以纵轴上的数据一般是考虑略小于最小值,和略大于最大值...)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折线统计图
①横轴
②纵轴
③日期、单位、标题
④描点、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