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评课记录(十九)

发表日期:2014/12/4 8:35:20 出处:本站 作者:陈正荣 有605位读者读过

江宁小学教师评课记录表

评课人

所在备课组

低语

执教人

袁艳

年级学科

一语

评课时间

2014·12·2

执教课题或教学内容

5、家

今天听了袁艳老师执教的《家》一课,我觉得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而且面对的是一年级学生的年轻教师来说,在这样一个联片教研活动中,能把这节课比较完整、比较流畅、比较精彩地展示出来,实属不易。

一、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共鸣

导入设计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对一节课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节课上,袁老师通过几幅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平时所住的村庄、小区,再走进屋内,欣赏客厅、卧室、厨房、阳台,从而感受到家给我们带来温暖、幸福,接着出示课题“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这样的导入是可以的,但如果袁老师出示图片后,不妨给他们一点时间,交流一下自己的家。这样,可以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畅所欲言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有效突破识字教学的难点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重点,也是难点。袁老师在处理这一课的生字词时,采用的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词串教学。袁老师将这课的词语,根据读音规律,分成了几组出示,这样,每组词语在引导学生认读的同时,便于学生发现读音上的规律,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三、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优美的画面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堂上,袁老师让学生看蓝天白云图、树林小鸟图、小河鱼儿图、种子发芽视频、祖国风光图,给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在自己的家中生活得很快乐,激发学生对家的热爱,为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做好了情感准备。接着在理解内容、品位文字的基础上,又让学生继续诵读课文,去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把体验到的情感移植到文本之中,用心灵与文本对话,用优美的声音把体会感悟出来。如果在学习前四行的时候鼓励孩子加上动作,不仅让孩子兴趣大增,也便于学生记忆诗歌。当然,在朗读的形式上,还需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四、指导书写有特色

这节课,袁老师教学生写“白”、“云”这两个生字,教法上比较灵活,效果也很好。首先,“白”字的教学,袁老师采用的是字理识字,通过古文字的演变,让学生认识到“白”原先代表着烛光,因为晚上点上蜡烛,屋子里就亮了,像白天一样。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就很容易记住这个“白”了。在教学“云”时,袁老师又采用了比较识字法,将“去”和“云”进行比较,便于学生区分。多样的识字方法,会使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更浓厚,也更容易帮助他们记忆。但是,教学中,学生将笔画“撇折”说成了“撇提”,袁老师没有及时纠正出来,这一点是不应该有的。

总之,在这节课上,袁老师用一颗未泯的童心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带给我们的是温馨、快乐。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教学的路还很长,如果能在语言的组织上再精炼一些,同时注意教学各环节的语言衔接,注意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相信袁老师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注:评课记录不少于300字,从亮点、问题、改进意见等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