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主页 >>阅览文章
江宁中心小学“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发表日期:2014/3/16 13:56:54 出处:本站 作者:11276 有694位读者读过
江宁中心小学“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一支思想好、观念新、业务精、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中青年师资队伍。
措施及活动:
一、师德建设:
(一)思想建设:
1、组织教职工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2、开展“我为宁小作贡献”等系列活动,使全体教职工树立“我为宁小添彩,宁小以我为荣”的良好校风。
(二)师风建设:
1、 发扬中青年教师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开展陆小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系列主题活动。学习优秀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并开展知荣辱、铸师魂的大讨论活动。
2、以师德建设年系列活动为抓手,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3、建立两个档案:教师学习档案和教师成长档案。教师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教育著作,写一篇读后感,撰写一篇培训体会,上一次公开课,定一篇成长规划,建一个个人博客。
4、评选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校培训班优秀学员。
二、专业发展
(一)专业理论:
1、 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课改理论,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2、 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论学习和测试。
3、 开展学专业理论书的活动。
(二)校本培训:
1、课题引领:开展校区级骨干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课题研究活动。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进行科研进课堂的实践研讨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课题培训,每月一次课题例会等。
2、 邀请区教育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并邀请讲座或教研团队来校宣讲。开展多层次的实践研讨活动。以研训活动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3、 加强对新教师的带教培养。对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开展专业技术大比拼活动。
4、 要求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高一层次学历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积极参加高一层次职务培训。
5、 开展以体验式培训为主的综合培训和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说课、设计课、实践课等活动的开展和评比,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6、 建立并完善教科研相互融合、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纵横交错的培训网络,保证校本培训工作的畅通。
7、灵活安排教研活动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方法。如:网上论坛,菜单式自主学习、骨干教师讲座等。
8、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主持一次专题讲座或公开一次研讨课。每个教师每学年至少公开一次校研讨课,在研讨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有一篇区以上的论文或案例获奖或发表。
9、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次(相关人员有更高要求),做好听课笔记,并适当进行评论。每学年撰写一篇案例反思,完成一篇论文或专题总结。
分目标和措施
(一)2011年1月~2011年12月
●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感,树立新理念。
3、建立健全与教师个性特长相匹配的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合理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再增加2-3名区级教学骨干与特色教师。
●措施:
1、尊重教师的需要,采用调查研究的手段,了解教师的需求,梳理出教师培训的内容,根据教师的需要出发,制定好培训计划,逐步实施。
2、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内改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平时考核、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绩,突出竞争与合作并重、考核和流动并存,优化师资队伍。
3、不断学习,转变观念。紧密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奖惩、激励等机制,加强职业道德观念教育,认真、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4、创造学习机会,挖掘个人潜力。
以“合理导向、分层培养、规范带教”为工作机制,提升教师保教能力与职业水平。
①通过全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
②加强骨干教师在师德、科研、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每位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课题,都能至少带教一名新教师。
③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意识教育;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激发青年教师自我学习的内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视青年教师思想与师德教育,学习优秀教师与名教师先进事迹。
④开展新教师培训,并在本校安排新教师进行拜师学习,听课、评课……
⑤其它培训:
逐步建立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学员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
学历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升本”的学历进修,激励其它教师奋发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学历水平。
5.个人建树:至少有1篇区以上的论文或案例获奖或发表。
(二)2012年1月~2012年12月
●目标:
1、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教育行为。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感,树立新理念,确立新的教学改革思路 ,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建立健全与教师个性特长相匹配的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合理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逐步再形成3-4名区级教学骨干与特色教师。
●措施:
1、尊重教师的需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继续根据教师的需要,制定好培训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培训,促进个性化发展。
2、继续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内改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平时考核、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绩,突出竞争与合作并重、考核和流动并存,优化师资队伍。
3、不断学习,转变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的精神实质,增强对教育改革紧迫感的认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4、创造学习机会,挖掘个人潜力。
以“合理导向、分层培养、规范带教”为工作机制,提升教师保教能力与职业水平。
(1)全员培训,采用讲座、研讨会、考察自学等,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
(2)加强骨干教师在师德、科研、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每位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课题,都能带教1-2新教师。并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拜师学习。
(3)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青年教师思想与师德教育,学习优秀教师与名教师先进事迹。开展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培训,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理论,深刻领会课改实质。
(4)新教师培训:根据上级培训中心的工作要求,开展培训工作并在本校安排新教师进行拜师学习,听课、评课和检查、方案评比等。
(5)其它培训
初步形成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学员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的平时自主学习交流资料、论著获奖及与参加业务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依据。
学历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激励其它教师奋发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学历水平。
5.个人建树:至少有1篇区以上的论文或案例获奖或发表。
(三)2013年1月~2013年12月
●目标:
1、继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大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严格杜绝违规教育行为。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感,树立新理念,确立新的教学改革思路 ,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以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德培育为核心,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与教师个性特长相匹配的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合理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真正再多形成3-4名区级教学骨干和特色教师(三年一届评选)。
●措施:
1、尊重教师的需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继续根据教师的需要,制定好培训计划,鼓励教师从自身的特长与需要出发,积极参与各类培训,促进个性化发展。
2、继续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内改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平时考核、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绩,突出竞争与合作并重、考核和流动并存,优化师资队伍。
3、不断学习,转变观念。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教育教学法规的精神实质,增强对教育改革紧迫感的认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4、创造学习机会,挖掘个人潜力。
以“合理导向、分层培养、规范带教”为工作机制,提升教师保教能力与职业水平。
(1)进行全员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考察自学等,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大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严禁出现违规的教育行为。
(2)加强骨干教师在师德、科研、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①要求每位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课题,都能带教多名新教师和薄弱教师,形成榜样和辐射作用。
②继续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拜师学习,即骨干教师拜特级教师或名教师为师。
③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
(3)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培训,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理论,深刻领会课改实质;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结合课堂教学,在设计与组织幼儿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与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
(4)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开展培训工作并在安排新教师进行拜师学习(校内校外相结合),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促进新教师能力发展。
(5)其它培训
校本培训:逐步完善修正陆小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学员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培训档案)等,把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依据。
学历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激励其她教师奋发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学历水平。
教研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集体学习、讨论、撰写论文、课件制作交流、评选优秀教案……)的教研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幼儿校办学质量。
5.个人建树:至少有2篇区以上(或一篇市级以上)的论文或案例获奖或发表。
(四)2014年1月~2014年12月
●目标:
1、继续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大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严格杜绝违规教育行为。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感、时代感,确立新的教学改革思路 ,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以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培育为核心,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与教师个性特长相匹配的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合理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形成10-15名区级教学骨干与特色教师。
●措施:
1、尊重教师的需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继续根据教师的需要,制定好培训计划,积极支持、鼓励教师从自身的特长与需要出发,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培训,促进个性化发展。
2、继续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内改制度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绩,注重考核奖励,优化师资队伍。
3、不断学习,转变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教育纲要》的精神实质,增强对教育改革紧迫感的认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4、创造学习机会,挖掘个人潜力。
始终以“合理导向、分层培养、规范带教”为工作机制,提升教师保教能力与职业水平。
(1)全员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考察自学等形式,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形成1-2个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
(2)加强骨干教师在师德、科研、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①要求每位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个市级课题,都能带教多名新教师并且辐射到带教姐妹校老师,真正形成一级校的辐射作用。
②继续创造各种机会让骨干教师拜师学习。
③继续创造多种机会让骨干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
(3)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结合课堂教学,在设计与组织幼儿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与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培养2名市级教学骨干或特色教师。
(4)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开展培训工作并在安排新教师。进行拜师学习(校内校外相结合),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各项活动,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
(5)其它培训
校本培训:继续完善修正陆小校本培训档案,使校本培训档案更加规范。把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依据。
学历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进修,激励其她教师奋发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学历水平。
5.个人建树:至少有2篇区以上和1篇市级以上的论文或案例获奖或发表。
(五)2015年1月~2015年12月
●目标:
1、继续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敬业爱生的良好师德。
2、继续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树立先进理念,全面提高每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继续以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培育为核心,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与教师个性特长相匹配的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多形成名区级教学骨干与特色教师、2名市级教学骨干与特色教师。
●措施:
1、尊重教师的发展需要,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继续根据教师的发展需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的放矢地实施,促进教师个性特色化发展。
2、继续注重平时考核、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绩,突出竞争与合作并重、考核和流动并存,优化师资队伍。
3、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教育教学法规的精神实质,增强对教育改革紧迫感的认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4、创造学习机会,挖掘个人潜力。
(1)全员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
(2)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
①每位骨干教师确立自己的1个市级区级课题,都能带教多名新教师并带教姐妹校教师,形成辐射作用。
②继续创造各种机会让骨干教师拜师学习,让骨干教师展示个性风采。
③培养2名市级教学骨干或特色教师。
(3)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
(4)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每一位新教师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并能初显教学风格。
(5)其它培训
校本培训:在前几年的工作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特色校本培训的资料档案。
学历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进修,激励其她教师奋发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学历水平。
以上只是我们江海幼儿校初步的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
5.个人建树:至少有2篇区以上和2篇市级以上的论文或案例获奖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