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佳作选登9:《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发表日期:2010/6/25 14:38:1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91位读者读过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四(3)班 李楷文
三年级时,我看了一遍《窗边的小豆豆》,前几天,我又看了一次。这次看《窗边的小豆豆》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
小豆豆在第一个学校里让老师大伤脑筋,被
读完了这本书,读完了小豆豆的童年,我也想去巴学院上学,想在电车教室里上课,想和小豆豆一起去散步,想和洛基一起玩,想对外国人说:“hello”......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你不能强求他(她)去做他不想做的事。老师、家长在给我们做练习题的时候,是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学业有成的心态,但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一名刽子手,把我们美好的童年摧残了。这不是老师、家长的过错,是家长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是老师桃李满天下的愿望。如果老师、家长能理解我们,多问问我们需要什么,而不是强加给我们一些家长、老师的意愿,这样,我们学的更轻松,老师、家长更了解我们,那是多么好的事啊!
我越来越向往小豆豆的生活,体验小豆豆无拘无束的生活!
【家长感言】
前不久,儿子推荐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该书是日本著名电视主持人,作家黑柳彻子回忆了在巴学园的一些真实事情。
小时的黑柳彻子小名叫豆豆,刚上学的豆豆非常调皮,上课爱做动作及爱看教室外发生的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不能配合老师做个好学生,是个头痛的学生,被老师劝退了。后来被小林先生创办的巴学园小学录取了。小林先生早年留学欧美,非常注重小孩的个性教育,豆豆在巴学园度过了快乐的几年,且与同学们和谐相处。直到美日战争爆发。
掩卷深思,现在很多学校的教育,不是按小孩的个性去发展他们,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而是制定条条框框,用管大人的方法,管大人的制度管理小孩,这个不能,那个不准的。殊不知,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小孩啊!他们没有能力反抗,只能接受,只能遵守。谁违反了,就要处罚,把孩子管的死死地,不让他们有一点个性空间。好多有“优良的品质”的小孩就这样被扼杀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就这样没有了。
我们再来看看《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先生是如何教育的,他能花4个小时耐心倾听小豆豆说话;他有意创造机会让患侏儒症的小孩找回自信;他能在课堂上让喜欢物理的小孩单独做实验;他能把一天的课程表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选最喜欢的课程开始上;他能把农民请回学校,给学生上庄稼是如何生长的;他能整日的带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他创造条件不怨其烦的回答孩子们稀奇古怪的问题……
小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也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改变一下教育方式,教育方针,不要因循守旧-读八股文似的,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说不准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有“优良的品质”的小孩。长大后的孩子就会有更多的快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