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小学2015年“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方案
发表日期:2015/3/24 11:56:33 出处:本站 作者:马勇 有2159位读者读过
江宁小学2015年“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推进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照区教育局教育改革的指示与要求,以“课改”为突破,建立起适合我校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追求优质的教育质量。
二、工作主要任务:
(一)目标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掌握,课堂的学习方式学生基本适应,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灵活可行的教学流程。我们初步设定的课堂模式为“五步一体”教学模式,即:自学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当堂测评-总结升华。时间分配:教师占用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包括新课导入、布置自学提纲、疑难点拨、归纳提升等;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具体教学流程为:
1.自学预习--上课前,教师提前发放预习提纲,提出学习目标、要求,规定预习的时间内容,让学生上课前完成预习,完成自学检测,记录预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
2.合作交流--课堂开始时,学生带着预习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将问题尽量在小组内解决。同时,小组整理出组内不能解决问题供全班交流。
3.展示提升--教师收集小组经过讨论不懂的问题,再交由小组间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释疑,重点讲解,拓展知识,举一反三,提升能力。
4.当堂测评--在合作交流后,教师让学生规定时间完成10-15分钟的有层次的练习,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情况。
5.总结升华--教师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的总结,让学生明确学到什么、掌握哪些方法等。
本年度,学校“课改推进”的初步目标确定为:
1.先学后教,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努力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也是改革核心。
2.精心设计自学提纲,习题要有层次,重点突出,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实验临模时,要控制好时间,要突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重点在合作交流的环节,教师重在点拨,精讲、少讲。
(二)工作思路:
1.学模体会:每人上一节学模研讨课,初步掌握“五步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和操作程序,科组进行广泛热议,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模式。
2.探究提升:各科组每个教师在上轮听课议课基础上,相互交流、探讨,对出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组内研讨和个人学习,找到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办法,在理论上进行内化和提升,确立比较完善、合理、适合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3.立模示范:确立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后,学科组上一节公开的临模示范课,然后学科组每人上一节研讨课,学科组广泛评议,进一步规范、完善“五步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科组每人掌握的思路和熟练操作。
(三)工作要点:
1.抓集体研讨,落实学案的编写要求和学习小组的建设。
2.组织实验教师熟习新课堂模式研读各探讨,明确各环节和步骤的要求。
3.抓教学的反思。每节课有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在反思中快速成长。
4. 抓听课、评课活动,认真总结,相互交流,推广好的做法。
5.听专家讲课,与专家交流,邀请教研室同志指导教改。
6.外出学习听课学习,交流提高。
7.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总结得失,推广经验。
(四)注意事项:
具体体现为“三四五定律”:
“三原则”
1.以学定教的原则——从学生的问题和真实状态出发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出发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2.以学生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质疑、批判、讨论、辩驳。一切以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为依归。
3.以激扬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评价标准——绝不控制学生的生命成长: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
“四归还”: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质疑问难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探究性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五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坚决不讲;不讲学生就能自己学会的,坚决不讲;学生自己能讲明白的,坚决不讲;能用学生的动手实践代替教师口头讲解的,坚决不讲;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
三、研究内容:
(1)高效课堂的准备策略研究: 研究直接的或间接的教学策略,包括:学生情况调查,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的制定,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学习小组编排,互动调控,提问导向,教育技术设备,教学反馈等。
(2)学生预习先行策略研究: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课前自拟预习提纲,并根据提纲进行预习。包括:明确预习意义、激发预习主动性;制定预习提纲,使预习任务具体化、目标化;规范预习要求,使预习能够循序发展;搞活预习形式,使预习活动多样化;检查预习效果,加强课前预习与课中学习联系性。
(3)课堂上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研究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习成功率)。
(4)课堂上的合作方式研究:如何使学生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如何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方法;小组化学习管理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启发与激励机制。
(5)巩固课堂效率的课后跟踪机制研究:侧重于分层教学、分层指导措施和方法研究。
(6)高效课堂管理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班级气氛、多样化的课堂学习形式、课堂的秩序和纪律等。
(7)高效课堂的评价研究:高效课堂是追求时间效率的课堂,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收益;同是高效课堂又是追求质量效益的课堂,不排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高效课堂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发展,要综合教师教学的实际投入和产出比来评定是否高效。因此,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非常必要。
四、课改的管理
1.各教研组长为课改小组成员,应该充分利用教研组集体研讨契机,加强新课改理念的传导与渗入;加强对课改涉及年级和学科的集体备课研究,为课改推进工作保驾护航。
2.按小组分工协作,如果本组本学科一个,按全部教学任务的一半实验,提前完成好学案的制定,大家共享。所有参与实验者,可选择性完成要求的作业。
3.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精诚合作,加强班级学习合作小组的建立与管理,寻找最适合学生特点和自己教学风格的管理模式,以保障课改理论的有效实施。
4.认真研制课改教案,提前教研组交商讨、完善。以丰富自己的课改经历,同时以达到以“点”带面,激发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改活动的良好研修氛围。
5.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有计划的实施,步调一致,同心协力,不能推诿。要积极参加每次课改小组的学科开课、听评课活动,完成书面评课稿(不少于400字),讲评后上交留存。
6.每个参与课改小组的教师在实验课后,在每月课改例会上交流本课教学心得,并提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案和教后反思(不少于800字),上交留存。
附:课改小组分组及相关研究内容和要求
年级科目 |
主持人 |
实验课执教者 |
研究内容 |
研究要求 |
语文第一学段 |
马勇 |
杜云珠 袁艳 徐道霞 史小祥 皮小海 刘蓉 张杰 徐婧 |
研究如何创设情境 激活认知、 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如何开展低年级阅读教学 |
1、实验课教师提前公布实验课内容,准备一定数量的文案,预先准备好说课内容 2、组内教师实验课必听,并要准备好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课后反思,以便交流 3、每人做好资料收集、每次活动后及时上交存档 4、及时参加研讨活动 5、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研究的小课题扎实开展研究活动,并在活动时交流自己的研究进展情况。 |
语文第二学段 |
査丽群 马勇 黄学敏 郑松龙 王军 夏阳 赵俊 严小牛 程爱萍 |
研究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途径、 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研究学生课堂中“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研究如何高效复习 | ||
数学第一学段 |
刘军 |
蒋飞 纪桂珍 成琛 |
研究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 研究培养学生自评和自我反思能力的研究 | |
数学第二学段 |
倪万梅 李海燕 王琴 潘荣升 陈海勇 刘军 |
研究如何进行分层预习、 研究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途径 研究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途径、 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学生课堂中“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 研究如何提高效复习 | ||
英语 |
赵德兰 |
王路 刘小燕 王翠萍 赵德兰 |
以“导-学-动-练-用”为主要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