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选读:为何这些青年教师的课堂如此郁闷?
发表日期:2015/9/23 12:10:23 出处:互联网 作者:无 有1012位读者读过
为何这些青年教师的课堂如此郁闷?
青年教师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的源动力,所以青年教师的成长关乎教育的前进,这是一位老教师对于青年教师给出的建议:
连续听了好几位青年教师的课,他们都是走上教坛不久的老师,教龄基本上在三到五年之间。本来他们都毕业于师范院校本科,个别还是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专业知识来看,也是比较厚实的,备课也很认真,上课都能按基本常规操作,看起来是四平八稳的样子。但课堂的气氛总是让学生感到单调无味,甚至有点郁闷的感觉。
原因何在?
据听课观察来看,这些青年教师的课之所以郁闷,主要还是源于语言的表达艺术欠佳,缺乏语言的感染力,很难持续吸引学生,结果除了开场白几分钟以外,再往下走就越来越难了。看来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1.语调平淡:
一节课下来,自始至终基本就是一个调。缺乏必要的语调变化,升降不分,千篇一律,更谈不上什么抑扬顿挫。
2.缺乏激情:
上课缺乏激情,面无表情,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魅力,甚至显得有些老态,明显缺乏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欠缺艺术:
缺乏必要的语言艺术,没有任何肢体语言(如微笑的传递、眼神的交流、赞同与怀疑、肯定与鼓励等)。
4.声音偏小:
声音偏小,坐在后面的学生很难听清楚,所以效果大打折扣。
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课堂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课堂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情感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训练,有空多看看一些优质课的视频,尝试模仿优秀教师的语言表达技巧。
2.要学会换位思考,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象一下学生在课堂上的真正感受。
3.注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以及不同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触景生情,以便增加课堂的气氛和教师个人的魅力。
4.在开课导入阶段,要运用设疑激趣的语言表达艺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问题导入,以情境切入,所以在语气和语调方面要特别注意,要用疑问的口气和升调来表达。
5.在鼓励学生探究问题或接受挑战时,要及时传递一种正能量,让学生感受到激励的力量和增强信心的能量。所以老师要用鼓励性或试探性的语气向学生发出恰当的指令,必要时还可以加点掌声。
6.在分享学生学习成果时,要面带笑容,带着欣赏和愉悦的心情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在乐意分享他们的成果。
7.在下达活动指令时,目光必须注视全班学生的状态,这时候眼神的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的指令很重要。另外,表达要清晰,语速不能过快,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8.在课堂纪律比较松散或失控时,则要及时控制,用比较严肃的语气和响亮的语言来加以调控。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不仅要靠课前的精心备课,而且要高度关注课中的语言表达艺术。课前是输入,课中是输出,而输出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在有效输出的前提下,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