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阅读是节约时间的一种方式(朱明蕾)

发表日期:2015/3/18 20:56:08 出处:本站 作者:朱明蕾 有742位读者读过

阅读是节约时间的一种方式

江宁小学 朱明蕾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啊!以前在大学的时候都是学了一些教育理论,其中大多数是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自从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后就觉得读一本好书就像品一壶好茶、交一个好友,会让你受益匪浅。每一个建议都深入浅出道一个故事,我们教师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夜阑人静之时,阅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心中不免掀起几许的波动。我静静地品味着作者精彩的理论分析,也细细地聆听着那些生动事例.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读书是节约时间的一种方式!乍一看觉得这是个病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名词。于是我继续在书中试图寻找答案。就像摩尔根的科学生涯经历了对孟德尔遗传学反对到继承的过程,我成了这句话真正的拥护者!

   对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第9、60、98条分别写到了儿童和阅读的一些问题。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因为只有阅读,学生的思路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是啊,在我们班级中总会有那么一群孩子:他们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也没有额外的辅导书或许上补习班,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并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如果每个孩子都渴望阅读看书,那么阅读的时候就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刻的印在他的意识里,决定这他对待同龄人,对待长辈,对待生活的态度。另外当你有了大量的阅读基础之后,在说话,写作文都是信手拈来,不在苦恼于该如何下笔,有什么样的故事能和我的主题关联。这点上我在我班的学生当中也得到验证。上学期结束前我们就推出了一条新政策:每人这学期买三本书(从学生推荐单中选的),这学期开始每天中午十二点十五进班进行15分钟的阅读,起初几天还要我到场监督,后来已成为大家一种习惯,这里有头脑风暴,而每个人都有事干了,调皮出事的也少了,最关键明显感觉学生的思想境界高了,办事有条理,作业完成时间缩短,写日记也有话可说不在是流水账。这就是阅读的力量,不能让学生死读书。

   对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任务,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只有每天不断的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应当是我们努力向他攀岩的对象。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而且在99条建议中也提到了,年轻的教师每月看三本书,一是关于所教学科方面,二是关于青年们学习榜样的人物生活事迹书,三是关于人的心灵的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