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主页 >>袁大静教师主页>>教学设计>>阅览文章

语文老师,你做到了吗?

发表日期:2009/4/14 20:49:3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81位读者读过

语文老师,你做到了吗?

    近日,在网上看到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发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征求意见稿)。30条,分为四个部分。现就第一部分“教学准备与设计”中第2条谈谈自己的看法。

    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

    个人认为,这一条是希望教师能认真解读文本的。记得窦桂梅老师曾形象地把一些教师比作某些医生。这些医生问明患者哪里不舒服后,就开出一大摞化验单,然后根据化验结果配给病人一大堆药。全然没有“望、闻、问、切”的过程,可能也不具备“望、闻、问、切”的本领,真不知离开了医疗器械,他们还能不能行医。

    再看现在的一些教师,拿到课文,根本不去朗读,更谈不上解读,就迫不及待地上网,一搜了事,一载大吉。哪里去辨什么好坏,哪里去分什么良莠。上起课来,更是不知目标何往,根据何在。这样的课不仅低效,而且无效。

    故教师一定要熟读课文。只有熟读,方能走进文本深处,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只有熟读,方能领着学生自如地行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只有熟读,方能有课堂的精彩绽放,学生的快乐成长。

    于永正曾经多次建议老师们要备课先备朗读。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每拿到一篇课文就有感情地诵读起来。因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活化文本。语言文字的情味、意味、趣味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有感情地朗读,方能让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达到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的境界,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有多少大家名师在畅谈自己的备课体会时提到,要备课先背课。

    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这既是解读文本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夯实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必由之路。关于这一点,李振村教授的讲座已讲得深刻透彻;各位大师的成长经历也是有力的证明。在此就不赘言。

    对“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的理解,亦不再多言,还有什么比实例更能说明问题呢?请老师们去用心阅读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实录《晏子使楚》吧,相信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

    这短短的一句话,只有56个字,对语文老师进行文本解读做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试问,语文老师们,在此之前,你做到了吗?此后,你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