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谈谈直观性问题》有感

发表日期:2015/12/9 14:26:19 出处:本站 作者:谢小庆 有996位读者读过

读《谈谈直观性问题》有感

江宁小学 何生倩

利用假期时间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给教师提出不少的教学建议,一条建议都是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遇到的问题,中有的是用实际事例,的是一些的理论分析,多的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亲身遇到的问题和真实教学案例。读这本书,教师教学大有益处,是我开阔眼界,启发非浅。

还提出了要研究孩子们的思维特点。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首先是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个人的思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思维,一种是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的学生对学科的偏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承认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平静地接受他们的一些“落后”。但是更重要更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做的是,怎样平衡学生这种片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他们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

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去努力:

一、教会他们阅读。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象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的留下来讲,学生看见了越过必修的大纲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励着他—青少年一心想要读那些书,这也就是阅读的兴趣。是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中领悟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美术里的阅读就不仅仅是读懂文字内容了,它还包括读懂一幅画,读懂画里面的内容、含义,以及做绘画者作者像要表达的情感。为一名美术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这一阅读的空间,比如在教学设计时的“欣赏大师作品”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上网或从课外书籍中寻找阅读一些与美术名画有关的资料、背景;在课堂学习中也要选取适当的时机让学生阅读名师作品,品读出生活的美,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提高自学能力,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二、要教会他们思考。很多绘画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是因为不愿意动脑筋,将绘画当成一件苦差使。 “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欢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画不好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作为老师,要给他们提供一些思考上的帮助,创造一些思考上的“楼梯”,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顺着这些问题,引导他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

三、珍视他们的好奇心。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我们要特别珍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事物所具有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成年人不断地把物品、事物、现象展示在儿童面前,我们在儿童面前展示的物品、事物和现象越多,他应付产生越来越多的疑问,他就越加感到惊奇和高兴。”

四、给于他们艺术美的自信。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脆弱的,有时候一个无意的动作就会给他们的心灵烙上深刻的烙印,一句简单的表扬都会在他们的心理激起层层涟漪。上美术课时,我喜欢在练习课上给学生批改作业。上公开课的时候需要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让学生来自己点评同学绘画作品的优缺点。但是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有两个课时来完成一节美术课,时间是比较充裕的,因此在练习课时,我会带着红笔花大半节课的时间来给每个孩子进行改画。并不是简单地批改好等级、时间就可以了,我会让学生自己想好了自己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的亮点,再对他们的画进行专业上的分析及修改意见。没一幅画的背后都有故事,学生很容易会通过这种联想(或者叫编故事)的方式,来对画面进行修正和完善,在学生自己评价之后,我会肯定他联想的画法,并且帮他认识他还没发现的亮点,比如他画面里的主体物画的很精致,大小合适,画面色彩很丰富,需要改经的意见就是适当的填上背景,让画面更加完整等。

那么是不是做到了上面这些就一定能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变得好起呢,不一定吧,应该说,一个孩子的变化远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快,它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我们教育者以极大的耐心去浇灌这些刚刚萌醒的智慧的幼苗。多点耐心、多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