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谈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问题(杜爽)-----读《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有感

发表日期:2015/11/30 21:26:04 出处:本站 作者:杜爽 有628位读者读过

    正如书中所言“你们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好地记住乃至背会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甚至不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到底是些什么。”

   确实如此,我们的很多学生不是在理解知识,而是在死记硬背知识要点。

   比如日常教学中,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现象。例如一:我们近阶段学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不管是课堂上提问还是课后检查都对答如流,但是却不会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令人费解。其二例如:   ☆+△=10, ☆=△×4,那么△=?☆=?这道题曾出现在我们练习中,告知学生△=2,☆=8并透彻讲解了解题思路。某次考试中出现同类型的题目,只是数字做了变更,☆+△=12,☆=△×3,那么△=?☆=?事与愿违,当我批改到此题时发现仍旧有部分同学把之前练习中答案“2和8”写到了此次答案中,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简而言之这样的题她记住的不是解题思路而是答案,纵然题目换了数字变了也无动于衷不假思索的写上答案。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不少,在解应用题当中经常会有类似的题目出现,但每道题都稍有改动,有的其中一个条件变了,有的只是结尾问题变了,也不仔细阅读,不假思索直接写上以往练习题里记忆中的那些解题答案。举例说明:1、李红周末和妈妈一起逛街,妈妈给他买了一条65元的裤子,买的上衣比裤子贵28元,帽子比裤子便宜36元。问一件上衣多少元?一顶帽子多少元? 2、李红周末和妈妈一起逛街,妈妈给他买了一条65元的裤子,买的上衣比裤子贵28元,帽子比上衣便宜36元。问一件上衣多少元?一顶帽子多少元?不按套路出牌只是更改了两个字,您别小瞧这两个字,结局却大跌眼镜,批改时发现他们的答案大部分还是以往练习中一尘不变的答案65与36,从这几个例子我发现他们不是在理解题的含义而是在背我们所讲的答案,不知其所以然的去解题。

    回到开头这段话,我自身的感受是作者通过无数次实践得出的理论与真理,其字里行间我看见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如何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的深入思考。回归到实际教学中我们自我反省,是不是一味的分析现有的抽象理论?有没有让学生们从事实入手让学生了解大量的事实,了解他们要学习的理论的来龙去脉,让他们从思考大量事实的过程中慢慢的感知其中的真理所在呢?今后我们应当花专门的时间去记忆结论、原理等,学生们缺乏对事实的思考也是徒劳无功的。

    “思考和熟记统一表现的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我不禁觉得今后培养学生对事实的思考,学生就能用思维深刻把握记忆住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物、事实与现象。孔子言吾日三省悟身,对照教学方法皆是如此,需要阶段性的自我总结与内炼提高,方能师生共同成长进步,做到无愧于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