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学案导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徐婧)

发表日期:2016/2/23 10:42:35 出处:本站 作者:徐婧 有556位读者读过

学案导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江宁小学   徐婧

“学案导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引领、点拨、提升为主导,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运用学案导学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学生水平的差异对教,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利用导学案学习,首先让学生按学案要求预习、自学。及时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一字不用提,重在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培养学生论证解决问题与求异思维的能力。教师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体现教师导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学生围绕学案讨论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并进行合理性地讲解。重在解决悬而未决的疑点,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还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学案导学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只让学生照着学案自己去学,变成“放羊式”的教学。最后消化检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组织实施有效的“当堂训练”,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学案导学使用一段时间,总体感觉这是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这两个月当中,借助这个学案导学,我边操作边思考,发现自觉的学生能紧紧抓住课文对学案中的问题仔细地练习,并深入地思考。在学案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是很积极地学习状态,能自学,也能自悟。

随着学案使用的深入,我感觉到在制作这个学案的时候,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1、完全自主改为侧重引导。以往我也多次采用“你能理解**、**、**等词语的意思吗?”,这样的问题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后来发现这样问题有些学生并不重视,只是很少一部分的学生把它当做回事情。所以课堂上,教学过程中设计这样的理解时,学生竟然没有去自己解决过,有时连自己相当信任的孩子也会这样。所以,后来我就把这样的问题改成“**—   ”,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引着学生必须去看,这样的自学就不会成为一个“空头支票”。

2、由两张纸浓缩为一张纸。学案是学生学习前下发的,学生每天的学习内容有很多,不可能只为一门学科完成学案。因此,精炼是必须课了。自学问题精炼,切不可让学生面面俱到。学生就这点时间,如果每门学科面面俱到了,那么学生就会疲劳“应战”,导致失去探究学案的兴趣。所以,要抓住关键问题,直接进入中心。

3、学案的周期不可太长。学案最好是现做现学,这样学生的记忆深刻,对不明白的地方会在课堂中“睁大眼睛”。一旦时间偏长,学生对原来做的时候所遇上的困难有所遗忘,这种条件反射不明显。从第二天教和隔了一个休息日教的反应来看,的确是“新鲜的”效果要明显。

4、学案必须要“回头看”。学生练好学案之后,课堂上进行“拨乱反正”之后,必须让孩子再结合学案进行反思、修补,这样之后,教师还得收上来再了解一下,自己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这样有利于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生能个别辅导;也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及时修改自己学案和预案,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思路,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边学边教,边教边学。让学案能真正体现学案的作用,使其能发挥更大的用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