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6/2/29 9:26:25 出处:本站 作者:谢小庆 有768位读者读过
本书的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型学习迈进”中,关于润泽的教室,作者这样介绍: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是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
是啊,一直沉浸在这样学习氛围中的孩子,求知的欲望会让他们更加高效率的投入学习,怎么会盼着早早下课?怎会让无聊的小动作消磨宝贵的时光?这就需要教者有高超的教育技能与丰富的文化底蕴,将课堂组织的连贯、有趣、生动,教学的每一个流程都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孩子们。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练好扎实的写字基本功、丰富流畅的口语表达、博览群书后的临场应变能力,才能自然流畅地引领着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老师都是孩子心目中的好榜样。因为老师们精湛高超的教学技艺、爱生如子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润物细无声般刻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们便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要成为这样的老师。
品读着文中一个个真实可信的故事,让我静静地反思着自己目前的教学误区,曾经不够理智的教学行为。尽管自己有时候也会钻研教材、研究课题,但总感觉还是不够深入,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不安,可有时候又很快地用一些困难为借口就放弃继续的念头。有时候,在课堂上没有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去面对每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这是自己值得向佐教授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