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换种教育方法 柳暗花明(汪雪梅)

发表日期:2016/4/8 19:00:44 出处:本站 作者:汪雪梅 有694位读者读过

换种教育方法 柳暗花明   

[事件回眸]

前段时间班级的小朋友总是丢学习用品,就连我讲台上的教师用章也“不翼而飞”。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不是一名警察,也不是一名侦探,这种事也无从查起。在班级进行《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教育之后,这件事也就准备翻篇了。可事隔两天,一小朋友跑到办公室来“告状”,说自己的一支铅笔被李婷(化名)拿走并放在她的铅笔盒里了。我告诉那个小朋友,先不要在班上说,也许是李婷捡后忘记放讲台上了,老师问问她。之后,我单独让李婷把铅笔盒拿到办公室来,让她打开铅笔盒,指着那个“告状”的小朋友形容的有记号的铅笔问她:“这支铅笔哪来的?”她说是她高年级的姐姐给她的。为了让她主动承认错误,我跟她说:“小朋友犯错了没事,只要承认错误,改掉后还是好孩子。老师再给你机会让你承认错误,这支铅笔到底哪来的?”我能想到的方法都用过了,可她还是一口咬定是姐姐给的。“好,我们去问你姐姐。”说着,我就让她跟着我往她高年级的姐姐教室走去,直到快走到教室门口,她才向我承认铅笔是她趁同学不注意时拿走的。我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她,批评她不仅随便拿别人东西,而且说谎、不承认错误。之后想起我的教师用章,问是不是她拿的,她一直说“不是我拿的”。因为她之前的言行,我持着怀疑的态度。让她回教室后,我拿着同款的教师用章独自找到她高年级的姐姐,问她有没有看过妹妹玩过这种章,她的姐姐告诉我,李婷说是老师奖给她的,但是那个上面的图案跟我手上的不一样。知道这一情况后,只为她能向我承认错误就再次把她单独叫到办公室来,不管怎么问,怎么“忽悠”,怎么“恐吓”,她都不承认。此时,我生气,生气她随便拿别人东西,生气她不承认错误,同时还有一丝伤感。伤感为什么她不信任我这个当了她两年的班主任,不在我面前承认错误呢?

[我的思考]

下班后,我一直想着这件事。这个孩子平时表现不错,也不曾调皮过,现在怎么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而且怎么都不承认自己犯错呢?这孩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单方面地责怪家长、怪家庭教育的失误比较片面。于是我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想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平时的我,只关心他们的学习,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学知识,很少关心他们的生活,也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从不问问他们需要什么,不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这样就逐渐失去了他们的信任。

想到这里,我与她的家长沟通,沟通后才知道她家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放学后很迟才到校接她回家,一开始来接她时她都在认真写作业,可是最近几次接她时,她却在教室里瞎转悠,家长们由于忙没有去关心她。

[换种教育方法]

作为教师,要关心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以诚感化他们,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成为有效的教育,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第二天放学后,我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来到教室,走到她旁边坐下,跟她讲了我小时候偷桃子的故事,她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不敢相信,在听精彩的故事的过程中,感觉到她的警戒心慢慢放下。接着跟她说:“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总会犯些小错,老师也不例外,但犯错了我们就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并改正,老师相信你会跟老师一样勇敢的,对吗?”在我的共情教育下,她低下头并慢慢地张开了口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随便拿别人东西,也不该撒谎,但我不敢承认错误,我怕被你批评。我觉得你的教师用章很好玩,想拿来玩玩,带回家后一直想还回来,可是又怕被发现,一直不敢带来。那支铅笔......”“你敢承认自己的错误,真棒!老师为你骄傲!以后你看到老师什么东西好玩,想玩一玩的话你先跟老师打声招呼。你这边还有哪个小朋友的东西,都放在讲台上的失物盒内,明天小朋友们看到自己丢的东西出现了,会很开心的!而这件事就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好吗?”她望着我信任地点着头。

换种角度思考问题,换个态度对待孩子,换种方法教育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