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教学,我要“私人定制”(成琛)
发表日期:2016/4/12 22:00:09 出处:本站 作者:徐婧 有768位读者读过
如果确定了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与学生的应对为轴心,那么,教师的活动该怎样进行呢?这种教师的活动可以作一个大致的区分,主要表现为两种活动形式。一是与每个学生应对的活动,一是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美国的教师对这两种活动有着十分形象准确的语言表现。前者称为“服装裁剪”,后者即为“交响乐团”。
首先来看看“服装裁剪”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乃是不断地从个体出发,又回归到个体的,因此教师的活动也应当从应对学生个体出发又回归到学生个体上去,由于对这一点的意识很难,故今日的教学形态基本成了大一统的天下,学生不过是作为“集团”而进入教师的意识的。课堂上,我关注的还是学生整体表现,对于个别学生的“不在状态”或提醒或批评或无视。我只是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却很少深究个别学生课堂“不在状态”的原因,加之以“简单粗鲁”的方式处理。这样,学生只是在你的“淫威”下安分了,但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处在愉悦的状态中,学习效率才是最佳的。如果,我试着在课下与这些学生交流,知道他们课堂分神的原因,及时调整我的教学,是不是这样的课堂更受学生欢迎呢?往往我们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而忽视了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热衷私人定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化、普遍型的商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品质化商品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定制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商品。其实我想把这种理念引用到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就是我们的“客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希望享受到独一无二的待遇。这也是作为教师的我努力的方向,我们在传授规定知识的同时,能否机动地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学生做作业时,我不能只关注正确答案是否做了出来,强硬地要求学生应该这样不该那样,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监工而是引导者。我应该在学生的身后默默注视他学习的过程,包括如何一步步错下去,犯错也是一种学习,这个时候我来为他“量体裁衣”,先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帮他分析出错的原因,纠正过来。因此,老师要特别重视让孩子们每一步都走实。课前重布置,课中课后交流重反馈检查,不落实的要及时提出并告诉孩子如何去克服困难,课后提升要注重与孩子交流谈话或认真批阅孩子们留下的作业,作业要尽可能的“量体裁衣”,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完成的作业量和内容不一。比如,在我们班上有几位学生的计算水平较低,而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计算,那么我就会给他们单独布置计算题方面的练习。
“交响乐团式的课堂”是重视训练孩子们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倾听、交流对话,在课堂上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这样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会强一些,对成功的体验也会更深刻,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我们自己(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当然无法完成的,一定要让孩子懂得求助于老师,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