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绘画这件乐事(何生倩)

发表日期:2016/4/13 9:19:29 出处:本站 作者:谢小庆 有611位读者读过

说起画画,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因为美术课是从一年级就有的课程。但是,我真正正视这门课还是在我选修了美术这条道路而开始的。即使我不太记得我小学美术老师的长相,但是我至今还记得,我画的那只淡水的粉红色的被老师得了“良好”的小海豚。现在我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得“优秀”了。虽然我的小海豚我自认为很漂亮,但是,一幅好看的画,不仅仅是要将主体物画好的,还需要背景、构图、颜色等元素来衬托。等会儿会在细说一下背景等元素的要点。言归正传,本文既然是绘画小技巧,那就先从较为重要的主体物说起吧。

那什么是主体物? 主体物是绘画或者摄影的专业术语,一般来说,摆设静物时就已经设定好主体物了,体积较大位置在中间的就是主体。若是在外写生则选择距离较近、较大的物体,方便观察描绘。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画的最多的就是儿童画,能充当主体物的就要跟课本里的主体息息相关了。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他们对事物的表达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教会他们画主体物的方法,以便于让孩子尽可能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大多数是在6~9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生活面比幼儿园是扩大了,认识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物的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比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术一年级上册的《圆圆的世界》、《方方的物》以及《找找三角形》这三课,就是让孩子直观的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图形。接着就是这三课的大集合——《形的组合》。这课致力于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了解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并且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这时,他们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活环境,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但是,东西多并不代表这一幅画都需要,因此,主体物就必须要一目了然。

以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4课《动物世界(一)》为例,这节课的主体物就是动物了。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将动物一一归纳成基本图形,,在授课时,甚至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将某只动物分解出来,局部归纳出出基本图形来。(如图1.1、图1.2)将基本图形用辅助线(辅助线是非实物的线条,只是方便绘画者定型、对齐等使用的线条,帮助绘画者定型、定位的线条,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或者规定,只是画辅助线的时候不要太用力,轻轻的就可以了。)轻轻画出来之后,再逐步的将细节添画出来。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孩子画画的内容广泛多了,海阔天空,任意幻想。他们望见星星和月亮象盏灯,就想到月亮上去读书;看见星星爱眨眼,就想和星星打电话。将这些想象添到主体物后,形成背景是完完全全就可以的。背景的作用就是用来村托主体物的,根据画面的需要有必要进行的东西,可以主体物具象点,背景就最好虚化。或者说主体物是深色的,背景就应当相对浅一些。(如图2.1)添上背景之后,孩子的画会从现实世界立马进入童话世界,从单调的一个带着翅膀的女孩变身成了坐在太阳花上的拇指姑娘或者是骑着扫把正翱翔天际的小女巫。由此可见,背景也是一幅好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对于心理上逐渐失去天真的9~12岁的中低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想象阶段的低年段小学生的想象力不可估量,我要做的仅仅就是让孩子做到取能契合主题的、重要的或能概括的几个物品,舍掉繁杂的、不符合主旨思想的部分。

构图是对一幅画作整体的把控力,也决定了画作的广度和深度。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是,第一眼看到的首先就是这幅画的大致结构了。合理的构图形式能通过视觉作用的强弱对比,对观者的第一映像产生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观者能通过其视觉顺序,在一定的思维上基本按照作者的构图思路去浏览画面,所以,构图不管是在绘画时还是在学生赏析作品是都是至关重要的。

低年级小学生画画很少或没有重叠,在图片空间内任意布置,他们最多能用到的是三角构图(图3.1)、平行构图、十字构图。当然,这一阶段孩子的画,大多还是平面造型。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理解,也不能表达出空间和透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比例关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画会向写实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所以授课时,在点评学生作业环节时,我会捎带着提点一二。相应的,如果有学生的画的位置排列出彩,我会在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并将该同学的构图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学生能在今后的绘画中有“构图”的意识并加以运用熟练起来。

如果构图是大纲的话,那么色彩就是一幅画的语言了。色彩是作者表达自己与观者沟通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如一年级《画声音》、《花嗅觉、画嗅觉》等课,就是让学生逐步学会是自己的感知觉符合预定的学习目的,熟悉自己的各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的感知力图用出来,让学生学会尝试色彩,结合点下面来表现自己的感知。用明度、纯度较高的颜色来表达轻快、愉悦的感觉,在水彩笔中体现的颜色有:红、黄、蓝、橙、绿、紫等;用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花一些可怕、讨厌的感觉,大体有普蓝、土红、土黄、群青等。在学生创作时,我会尽量提倡让孩子表达预约、欣喜的心情,用孩子的话说,就是“把彩虹请到我们的画中。”在对主体物上色的时候,还能将渐变色等涂色小技巧使用上,画面会更加的亮眼。图4.1中小松鼠的尾巴,从尾根部至尾梢,颜色是大红、橘红、橘黄、中黄、淡黄,这是一组暖色的渐变色,也是最常用到的一组渐变色。只需学生记住这组颜色的顺序,画出来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在我看来,画画是件很享受的事,不管是我上学时看老师给我们示范的时候,还是现在我自己画,总是很难忘记沉浸其中的愉悦感。一拿起画笔,就总会忘记生活中的纷纷扰扰,听着旋律舒缓的钢琴曲,看着手下的画作一点一点被完成,幸福感是慢慢的。现在我会让我的学生也体会画画这件乐事,培养起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