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评课记录(七)

发表日期:2016/4/15 12:46:14 出处:本站 作者:严小牛 有455位读者读过

                                江宁小学教师评课记录表

评课人

郑松龙

所在备课组

高语

执教人

王军

年级学科

六年级语文

评课时间

2016.4.15

执教课题或教学内容

山谷中的谜底

王军老师执教的《山谷中的谜底》是本次“同课异构 递进循环”主题研讨活动的第三节课,王老师的课有着极强的个人教学风格的烙印,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

一、              以生为本,关注发展;

王老师立足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精心设计导学案,恰当地将学生的预习反馈结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如程同学的疑问、项同学和姜同学的感悟等),在同学们对松树的“正面抗争”理解不到位之时,没有进行任何暗示、引导,而是果断带领学生再次进入文本,带给了同学们自主研读,发展能力的深刻体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话题,王老师都及时抓住,给同学更具体的方法指导和更深入、准确地价值引领。

二、教学有法,训练有度;

“默读有益思考”“读出谜语的味道”“通过朗读体会省略号的意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彰显了王老师对学习方法渗透和指导的一贯重视。王老师多次先行示范,再让学生仿照句式练说话;王老师多次提问前都给出了明确的导向,让同学们的讨论更深入。整个课堂有“训”有“练”,并且语言训练又都不露痕迹,拿捏准确。

三、              层层深入、讨论有效;

本课中,王老师组织同学们对“雪松究竟是否懦弱”这一教学难点问题展开讨论。首先通过分解问题明确了讨论的问题;然后指导同学们进行默读思考、批注,实现人人自有主张;接着进行了长达六分钟的组内充分讨论;大组汇报时,又及时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阐述。如此,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学生的讨论自然极富成效。

在学习“启示”这一环节时,从旅行家的启示的理解,到作者的概括性体会,再到同学的理解,最后不忘让每个同学概括自己学习的体会,层层深入,落到实处。

四、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从第三节第一节话的作用的探讨,到关键词的重要性认识,再到最后的句式练习,效法自然,王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不忘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理解及时通过练习转化为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如此潜移默化,积少成多,同学们的读写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

 

注:评课记录不少于300字,从亮点、问题、改进意见等入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