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培养写作兴趣 描绘美丽篇章(查丽群)
发表日期:2016/5/3 8:15:4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684位读者读过
一篇好的文章,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而写作却往往能提炼出人的灵魂和情感中最真实的一面把之描述得淋漓尽致。写作水平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虽然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要求是有限的,但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等现象,而教师也怕教作文,经常头疼于不少学生枯燥无味的文章。为此,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感人的文章呢?在作文教学中,就要针对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症结,对症下药,并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美丽的事物人人爱之,只有对美产生兴趣才会想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让更多的人感受,也因此,我们只有提升学生爱美之心,才能让他们热忠于写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得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让学生善于观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把美的事物收藏,把表达作为一种礼物来分享,把写作作为一种工具来描绘。由此,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巧妙的情感诱导,恰到好处地点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用心体验生活,回味生活
好的习作题材来自生活的孕育和对生活的热爱。可是很多学生苦于不知写什么才好,认为作文很难,原因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事例,不懂得怎样去表达,对身边的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古人云:厚积而薄发。是说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才能使文思如泉水喷一般敏捷。古人又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为水非朝夕之功。”引用来说明写作,是说自己要有丰厚的积累,得从平地做起,做生活的有心人,日积月累,以丰富习作的素材。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要积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事、身边人、身边物、心中情,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文章,只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勤做记录、善于积累,就会拥有永远写不完的素材,说不定信手拈来的就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三、唤起表达的欲望
我们都知道:知识渊博者并不在于他读过多少书,拿到多高的文凭,而是在于他能否把自己所拥有的在与人交流中流露出来或者是在工作生活中用起来,这就是一种知识的表达,写作也一样。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教导学生多读课文,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富了,那么你就会知道怎么写了。可是,很多学生是读了,而且读了很多很多,然真正到写作时却无从下笔,这就要求学生们在读的同时也要多表达。小学生是天真烂漫的,他们的想法很童趣,写出来的东西可能虽很平淡、很无味,但只要他们肯写,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鼓励,不加时日,他们的写作水平一定有所提高,而写作兴趣也会加浓。让学生大胆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自如挥洒自己的情感,会更有创意。所以,作文教学中,应该培育孩子的敏锐的感受力,在大千世界中处处感受语文的熏陶,而不是让学生在框框中习作,处心积虑地寻找习作的材料。
四、学会反复修改
一气呵成、出口成章并不是所有人的专利,一篇好的文章是经过千锤百炼,一次又一次修改而成的,更何况是小学生。显然,修改自己的作文已成为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在这最重要却枯燥无味的修改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培养他们的修改习惯呢?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读,对于修改文章是最为方便而有效的。修改稿子不光是‘看’,还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在口头上说说看。”在作文讲评课中,若能按叶老自读自改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收效就会很明显。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自改中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局限,这时,老师就应该要采取多种方式穿插教学中如: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重复阅读、重复修改等,提高学生的修改兴趣同时也让他们看到自己写作的不足,下次写作就会自己先修改啦。
五、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体验写作乐趣
再好的演员没有舞台也是徒有其名;再好的歌声没有人保欣赏也只是噪音;再好的文章得不一肯定也只是废纸一张。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学生的写作得到肯定,写出更好的作品。小学生好动也好表现,偶尔得到的表扬都希望别人得知,成为别人的榜样。针对这一点,教师就要善于让学生展示自己才华,并且学生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愿意写,也爱写,真正与写作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