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评课记录(二十五)

发表日期:2016/5/3 11:19:25 出处:本站 作者:严小牛 有445位读者读过

                              江宁小学教师评课记录表

第  9周    星期 二                                   二○ 一六年四月十八日

评课人

 王军

所在备课组

高语

执教人

 赵俊

 年级学科

  六语

 评课时间

 4.18

执教课题

17《山谷中的谜底》

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本周二,听了六年级赵俊老师的语文公开课《山谷中的谜底》,根据本学期学校对教研课的要求,六年级四位语文老师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共同研备教学了这一课。课堂上都体现了学校教改的理念:“以学定教”,“合作学习”。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改革的展示,更是一次对自身发展的锻炼。

赵老师的这节课,是六年级本次教研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他在前三节课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了新的修改,从字词复习入手,到紧扣“谜面、谜底、启示”三部分的阅读教学,补充成语与俗语的积累,最后还进行了课堂习作训练,脉络清楚,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为本次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课堂上,赵老师依然在分析了造成“谜底”的内因之后,设置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环节——阅读第三自然段,分析雪松的“弯曲”是不是懦夫的行为;杂树的毁灭是不是英雄的壮举?

对比前三节课,在问题的设置上,赵老师做出了新的修改,学生讨论的话题更加鲜明,更能体现对比性——“雪松”与“杂树”对比;“英雄”与“懦夫”对比,学生对问题更易把握,讨论的目的更加明确,分别评价“雪松”与“杂树”的行为,理解“正面抗争”与“先弯曲再反弹”的不同,从而帮助学生体悟“雪松”的智慧与勇敢!活动效果更加显著,学生理解更加轻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瑕不掩瑜,在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仍然有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纵观四节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都存在一个明显的缺憾——留给学生小组学习的时间太少。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交流补充,智慧碰撞,自我修正的能力,那么短短的2分钟,3分钟,学生连默读思考的时间都不一定够用的情况下,又怎么能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共性问题呢?

我看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合作学习的常态训练。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有自我思索的过程无集体智慧的呈现;有个体表达的欲望无记录修改的习惯。所以,体现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仅仅是自我学习——小组交流——表现优秀的学生汇报的过程,缺少了什么?缺少了小组交流之后“再思考,再修改”这一能集中集体智慧成果的过程,而这恰恰是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之中要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常态训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激发出集体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