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有一种爱叫“放手”(潘荣升)
发表日期:2016/5/9 13:38:27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676位读者读过
有一种爱叫“放手”
和往常一样,早早的我就进了班级,同学们在班长的带领下已开始了早读,朗朗书声,时起时伏,同学们对知识的情感随着书声充满了整个班级,我在讲台前批改着作业,这样的和谐画面一直都是我想描绘的。
早读课快要下时,班长对我说季同学未到校,我立刻拿出联系录,找出该同学家长的号码,向其家长询问情况,“老师你好,我上班的时间比较早,我走的时候他还没有上学,我现在回家看看。”到第一节课下的时候,家长打电话说:“小孩的书包在家里,可是家里又找不到人,这可怎么办啊?”一听到电话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才刚开学,该同学为什么不跟任何人讲就不来上学了呢?他的妈妈又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了“你要是来的话就自己带20元钱”的字条,而且的确是该同学的字迹。听了这样的描述,各种不好的思绪涌进了大脑。
他妈妈在家附近的超市、网吧等场所都找了,没有发现。我在班级里跟几名与他关系较好的同学了解情况,都说昨晚放学后就没有见到他,最近也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变化。没有别的办法,商量后就报了警,警察说还没到24小时,不好立案,只好又跟警察一起在家的附近继续找,依然没有任何收获。
中午他妈妈来到学校跟其他同学了解情况,急的一直流泪,能找的地方也都找了,能联系的人也都联系了,没有任何线索,又一无所获地走了。回到家,她在家里的柜子里、门后面,能躲人的地方都翻了一遍,最后竟在床底下发现了季同学!
第二天,季同学跟妈妈一起到了学校,他坐在座位上拿着书看着,现在上学和放学都是他妈妈接送。我让季同学到办公室来问昨天为什么不来上学?看他很为难的表情,似乎很不想说,我也就没再追问,告诉他:“你的妈妈很关心你,昨天你没有来上学,她非常的难过,流了很多的眼泪,你有自己的原因不想说,老师理解,但要记住,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跟妈妈和老师说,让我们放心,好吗?”他点了点头,我就让他走了。他妈妈说那个纸条是他自己写的玩的,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具体他是出于什么想法写的那句话,我想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从以前的老师那了解得知,季同学的父母离婚了,现在跟着母亲,家庭的破裂对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自从父母离婚后,性格就变得很孤僻,不愿与别的同学交流,学习成绩也一直不理想,常常自己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坐着吃饭,不跟其他同学坐在一起,这样的情况我也观察到几次,但当时没想多少,只是以为因为个子高,站在队伍的后面,排队打饭的时候迟了,就随便找了空位置坐了。
面对一个又一个离婚家庭的孩子,自己深知,一味的说教是不起效果的,我一直在思考着……
他课堂上基本不举手发言,有一次,是按照“开火车”的顺序轮到了他,他有些紧张,但语言的表达却是比较准确,我当时突然觉得浑身的轻松。前面几名同学的回答都不是很好,我担心他如果回答不上来,对他会是一种打击。“掌声送给他”我对全体同学说,有些同学也掉头朝他看去,他那一向平静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缕微笑。通过他这次无意的发言,我知道了他是一个踏实学习的同学,没有听说的那样懒散,在后来上课过程中,提问题的时候我会用眼神与他交流,他也明白我的意思,每当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就会举手发言,有的时候虽然也不正确,但我不会完全否定或是直接让他坐下,更多的我会首先肯定他积极思考的态度、思考方法等,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让他感觉到,他可以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同学们能从自己身上学到东西,老师也是很关注我。
前不久,学校的体育节开始了,有跳短绳的项目,每个班级男20名,女20名,一分钟计时。经过简单的赛前动员,同学们有秩序上场,刹那间,一分钟就过了,“288个!”不远处传来了惊讶声,我问谁跳了288个,“季同学,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跳的,怎么可能这么多!”周围的同学都很惊讶,我开心的走到季同学的身边,“你跳的个数应该是全校最多的,你真是太厉害了!”他向我笑了笑,没有讲话。到了班里,我问同学们有没有跳超过200个,只有季同学一个,马上就有同学起哄了,都很佩服他,有些同学就走到他面前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一分钟跳288个的确是非常多的,一般男生跳170个左右就算多了,我跟其他老师讲后,都表示很惊讶,都认为是给他数的人数错了,就连学校的体育老师也认为不可能跳这么多,说如果跳这么多就可以进国家队了,也许真的是给他数数的小裁判数错了,但不管怎样,在我心里,他就是跳了288个。
现在学期已接近尾声,季同学有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作业拖拉,甚至不写的情况,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努力着。课堂上有时自己也会主动举手发言,课间时常会看到他拿着练习册来回办公室和班级之间,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跳短绳,踢毽子,跳长绳等,脸上的表情不再那么的僵硬,已经能够和同学们走到一起去了。
掩卷冥想,的确,有一种爱叫“放手”,放手不是不闻不问,不是守株待兔。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作为教育者,立刻就要向学生一探究竟也许是一种本能,但我们需要考虑是否对任何学生和事情都适用?也许放下自己的“高架子”,不去过分的追根问底,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后,用心与学生交流,我想会比一贯的向学生追究到底更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孩子。”放手其实是不放手,它需要我们用心付出,用心关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及时记录。一花一特色,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只是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付出,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就可以找到让其茁壮成长的理由,慢慢的就会听到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