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将错就错》——找规律 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6/6/22 20:25:04 出处:本站 作者:潘荣升 有874位读者读过

将错就错

 

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节校公开课,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该上了。

我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一切按照预设进行:

一、情景引入,发现规律:动物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小鹿和大象都对会场进行了布置(出示图片),你更喜欢谁的?为什么?由此引出课题——《找规律》,引导学生依次发现盆花、彩灯、彩旗依次重复的规律。

二、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我们找到了依次重复的规律,就可以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首先我们来解决盆花中的数学问题。 解决盆花问题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待多数学生形成初步认识之后,再组织交流,让学生经历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的方法:在尝试解决盆花问题时,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策略进行解答,在后来设置的彩灯的问题情境时,要求学生在画图、列举、计算这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来解答,组织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计算方法的优越性,再到后来的彩旗问题,学生已自觉的采用计算的方法,经历方法优化的全过程。

四、巩固练习,加深解题方法的理解:练一练的第一题,为了营造出两位同学摆棋子的情景,在做课件的时候,没有把六颗棋子一起演示出来,而是三颗三颗的演示,“两位小朋友在摆棋子”,屏幕依次出现白白黑三颗棋子,“你知道第21颗棋子是什么颜色吗?”话音刚落,来没来得及演示,班里的那个“小聪明”就把手举得高高的,急着要回答,这时我就有点意外了,情景才刚开始,你就能知道答案了?心想平时你这样也就罢了,现在这么多老师来听课竟然还犯这样的错误。我头脑里顿时生起了怒火,却浮现出一个想法:我没有再继续演示接下来的三颗棋子,“通过这三颗棋子你能知道第21颗棋子是什么颜色吗?,细心考虑一下。”又有几个同学举手了,“你是怎么想的?”“两个人摆的棋子是按照白白黑的次序,三个为一组依次重复的摆下去的,要确定第21颗是什么颜色的,用21÷3=7,没有余数,就跟第一组中的最后一个是同一种颜色,所以是黑色。”“说的真完整,很好,但老师有疑问了,这两个小朋友才放了三颗,你怎么就只知道接下来是按照白白黑的次序,三个为一组依次重复摆下去的呢?”同学们的表情好像都有些诧异,“接下来可不可以全都摆黑子,或者全都摆白子?”“可以”,“那是不是按照白白黑的次序,三个为一组依次重复的摆下去的呢?”“不是”,“那我们只通过这三颗棋子,能不能确定第21颗是什么颜色的棋子?”“不能”,这时我才演示接下的三颗棋子,“现在你知道第21颗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吗?”“黑色”,“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要确定是否是有规律的排列,至少要观察几组?”“两组。”接下来的练习同学们似乎都很谨慎。

后来,我明白了,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学过程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显得呆板。如果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遇到挫折,出现争议,那么就会激起思维的火花,就会激起学生继续思考的欲望。而且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对所学内容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如果当时我忽略“小聪明”的举手,继续演示接下来的三颗棋子,那么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许就不会那么的突出。学生在接下的练习中也许就不会那么的谨慎。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常常听到同行们这样说:“没有错误的课堂是失败的”,也听经常赛课的老师说:“学生出错之时,就是老师出彩之时”。看来,错误的确是很珍贵的课程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面对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珍惜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动态生成的“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让其闪现创新的火花,发挥应有的价值,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