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五月博文 读书笔记(王希钰)

发表日期:2016/6/23 8:14:18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671位读者读过

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读《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仍有不少心得。

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摘录:“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感受:无论是学校环境怎样差,也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进行有效教学;无论学生的基础如何,也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只知道一味埋怨,就什么也干不成。

2.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摘录(1):面对两位学生的吵架行为,魏老师不是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选择了严父与心理诊疗医生的双重角色,先施之以爱,继而给予具体细致的心理分析。他们心悦诚服地受到了教育,并学到了控制自己错误的方法。

感受: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第一要务是克制自己的情绪,待冷静下来之后选取恰当的角色才能妥善处理,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摘录(2):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角色的选择。所以,不能把自己禁锢在一个角色里。

感受: 生活丰富多彩,需要我们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3.多互助

摘录(1):“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感受:相信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力,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激发学生潜力的助手,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师的助手。

摘录(2):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学生帮助了咱们,帮咱提高了教育水平。当然咱们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所以咱们这个组织叫“互助组”。

感受:是的,正如魏老师所说,师与生之间真都能建立起互助关系,帮助别人的同时,你已经得到了帮助。想想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顾虑太多,越俎代庖的时候居多,结果事倍功半。而且,让教师与一位学习困难的后进学生交朋友,建立“互助组”,这个办法好。还可以组织部分优生与“后进生”建立“互助组”——在班级内部开展“一帮一”的帮扶活动。

4.少互斗

    摘录:“在人世间,尽可能人与人不要斗起来,不要对立起来,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节省互斗的时间,应该是人们研究的生活艺术。”

    感受:英国教育家赫胥黎说得好:“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是的,在一天中时间给予每个人的都是一样的,除去吃饭睡觉耽误的时间,剩下的就看你自己如何支配。假如一个人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每天都要绞尽脑汁与人争斗,那岂不是会白白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吗?所以,还是与人为善的好,这应了那句俗话,“退一步海阔天空”。没错,这样既能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又能为自己节约时间,真是一举两得啊。

5.多学习,少批判

摘录(1):批判的危害有以下几点:①培养了吹毛求疵的坏毛病;②疏远朋友,让自己变得孤独;③受到污染,使自己学坏;④眼里容不得沙子,失去学习机会;⑤虚度光阴,浪费生命。

感受:可见,一个人成天去找别人的茬儿实在是太累又得不偿失,何苦?还是与人为善,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吧。

摘录(2):“不管你有多少缺点,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反正我要学习你那条长处,就把它拿来变成我的。”

感受:这个想法真正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优点,丰富自己,这是实用而有效的。只要是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避开他人的短处而学习他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我,使自己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