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杜爽

发表日期:2016/6/28 19:55:10 出处:本站 作者:谢小庆 有561位读者读过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
      进入期末复习阶段,知识的系统整合、沟通与提升,使得不少学生,尤其是新课时就没有牢固掌握的学生,出现回生、知识混淆等现象,复习卷子分数低。再加上复习时作业量增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应付都来不及,甚至出现有的学生作业完不成(不完成的学生往往是平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老师看都这现象,也往往会想:成绩这么差,还不肯做作业,这是什么态度?于是就批评,有的还去家长那儿告状,一次、两次……,弄得家长也觉得没有面子,对教师不满意,与教师之间产生隔阂,教师就越觉得冤,就会出现在学生面前发脾气,在同事面前诉苦,在领导面前告状喊冤的现象,心情越搞越差,心情不好,看出来的所有事情都不顺眼,再批评学生,学生的情绪就不好,就这样恶性循环,复习的效率也就不会高到哪儿。
      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埋怨班级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埋怨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不愿意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埋怨学生的作业不认真,字写得马虎,正确率低等等,但是,效果甚微,也许压根儿就没有效果。近来,在久已仰慕的教育家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中,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魏老师以他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用黄金般宝贵的时光,换来一大堆无用的职责与埋怨,这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与其这样用宝贵的时间埋怨,不如抽出一点时间去改变自己,想想战胜困难的办法,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学生考试成绩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会比平时的成绩差这么多?作业不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他不会做,还是今天的作业太多了?找找他不做作业或不想做作业的理由。我们不是经常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虽然这句话有点过分,但是我总觉得是有一点的道理的。在复习时,教师要精心整理各知识块与知识点,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做,出现重做轻讲,重练轻理,重批轻析,重分数轻人文等想象,我认为,教师的研究、整理比大量的练习重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比学生的练习分数更重要。
     用魏老师的几句话和大家一起共勉: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的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