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再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潘荣升
发表日期:2016/9/5 19:05:54 出处:本站 作者:39281 有599位读者读过
欣赏差生 永不放弃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暑假里闲暇之余,再次认真拜读了这本书,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震动,在这里,我想结合作品里提到的有关对差生的建议谈谈我的感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他的闪光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对我帮助很大。对后进生我一直认为这是属于智力问题,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美好,也有许多的缺憾,对于后进生,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 “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美好的。可以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书中的那个“费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和我常认定的笨学生非常相似,我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不管不问,任其发展的方式,认为对这样的学生努力也是白费,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没有放弃她,而是根据她的实际情况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后来,费加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对有缺憾的学生敢于欣赏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费加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要永不放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