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教育智慧》有感——林雨晴
发表日期:2016/9/8 22:39:37 出处:本站 作者:谢小庆 有695位读者读过
读《教育智慧》有感——林雨晴
最近我在阅读李镇西写的教育智慧。我阅读书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案例, 感受李老师对孩子的了解和专注。虽然我只读懂了书中的一点点皮毛,但是受益匪浅,就此谈谈我的领会。
一、相信学生,用信任的力量激励学生。
上一学年,我的教育的方法可谓是教师一味地多讲、多说,事必躬亲,但往往事倍功半。读过李老师的班主任管理心得后,我就思考,可以试着把手中的“权力”下放了,多数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出了“班级公约”,规定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例如,让学生自己组织班会,也许就不会造成我一个人唱“独角戏”了。
“相信学生,学生就会还你一份惊喜”!
二、关爱后进生,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
人都有双面性,优点和缺点并存。学生好坏的定义都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看法。老师的想法消极,学生就不可教也;老师的想法积极,学生都是可爱的。身为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扬其优点,改掉其缺点,发扬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促进学生的能力有质的飞跃。
学习李镇西教师后,李老师的几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就是因为它差,不能渴望一下子就把他们转化好,所以,对待差生,要允许其反复,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并多去寻求集体的帮助。如上一学年我班的陈鸣宇同学,个性比较强,好耍横,好骂人,调皮捣蛋,学生经常告他的状。刚开始,这种问题,采取的办法就是批评,事情严重了,还会被罚站。但根本不管用。后来,许老师教的方法,对待他,首先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经常去表扬他,有适合他的活动、表演让他积极参加。让他知道,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在时刻关注着他。还要根据他的特点,降低要求,先让他每周有两天或三天遵守纪律,使他认识到遵守纪律并不难,最终达到转变的目的。
三、教育智慧从总结中来:
我感觉这是我从李镇西老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读完李老师的教育智慧后,再回想一下,其实平时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摸索出好的方法,缺少的是总结,和适时的启发。
善于总结,就会发现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再教育方面少走一些弯路。一个经验的遗漏就是一个损失,一个教训的遗漏就是一个陷阱。我们要经常注意要把发生在自身的经验转换成知识,以便给将来做好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