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培养学生稳定的注意力(王慧彬)
发表日期:2016/12/6 21:07:07 出处:本站 作者:41286 有589位读者读过
注意力是心理学最感兴趣的方面,它在教育方面也体现了最实用的价值。教师的整个艺术,就在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他的教学充满期待,并在他们“敲门”时,向其提供“开门”的内部力量。但是,如果这一工作是完全陌生的或难以理解的,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实际上是一门逐渐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的艺术。我们要引导他们通往新奇的“未知”领域的大门,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将注意力引向期望的状态。
按照教育学的观点,聪明的教师就像战略家一样,他在办公桌上准备着战斗计划,并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引导他人迈向预定的方向。
当代的小学生天真活泼、爱玩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长。人的注意力水平有高低,水平低下的孩子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不佳。虽然我们看到孩子认真在看书,但他的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了,学习效率不高,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很小,很淘气,主要是不懂事,等到孩子年龄的增大,注意力自然就好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觉得有道理,虽然孩子的注意力是有进步,但是相对同龄人来说,还是比不上的。注意力好,则学习成绩就好,很多孩子就是人是很聪明,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学习成绩低下。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就要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来提高其学习能力,那以后的学习就不要操心了。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缺乏自制能力,上课时容易走神,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起始,导入新课,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场,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如果能打个漂亮的“开头炮”,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根据一年级的教材特点,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展现意境,吸引注意。现行的一年级语文教科书,每篇课文都配有与内容相关的图画,画面生动形象。若能利用多媒体将画面演示出来,定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将他们带入情境。比如,在教学《家》一课时,先让课件带领学生知道“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再引申为“祖国是我们的家”。色彩斑斓的画面,对学生的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刺激,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振奋了他们的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牢牢地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
2、巧编故事,吸引注意。一年级学生最容易接受一些生动具体又有趣的东西。因此,给学生先来一小段故事,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好办法。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编一些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根据人物特点,采用不同的语气,声情并茂。比如,教学《看菊花》一课,根据内容编一个小故事:秋天到了,你和爸爸妈妈会去逛公园吗?在公园里干什么了?
3、音响法,用音乐制造气氛,把学生带入意境。比如,教学《雨点》,先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学生聆听,再加入雨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动画声音,惟妙惟肖。
总之,教师应该做到堂堂有趣,课课更新,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