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为学生服务,让家长放心。 吴苏悦

发表日期:2017/2/2 20:14:20 出处:本站 作者:吴苏悦 有597位读者读过

  寒假转眼已过去一大半,春节期间我经常收到来自二胡社团的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和短信,纷纷咨询我给孩子们布置的寒假作业中的重难点,我很意外也很欣慰放假期间他们在家长的帮助和督促下坚持练琴,并且发现问题会及时联系我协助解决。

  一开始组建这个社团的时候我是犹豫的,一是担心孩子们不感兴趣,三分钟热度,二是担心自己教不好,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从六岁开始学习二胡,并且以这个为主专业考进了大学继续学习,参加了很多二胡比赛,拿过两次国际大奖和一些国内的奖项,几乎每天一半的时间都在练琴。起初进入小学工作,了解到自己可能更多的注意力会放在音乐教学上而不是二胡,还有些不甘心,觉得琴艺会废,但听说可以开办一门艺术社团面向全校招生,我还是狠了狠心决定挑战一下。我和年段主任商量了很久,招多少个人和招多大的人,我没有上过大班课,比较熟悉的就是一对一教学,而且这门乐器比较难学,入门需要一到两年,很明确的是年龄越小越好,人越少越好。后来和马校商量后,我决定从我自己带的一年级中在征求家长的意见下挑选了八个比较符合条件的孩子,并开展社团教学。

  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和几个琴童的家长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实时跟进每节课的进度,和每个孩子存在的问题。如果说我的音乐课是快乐、有趣的,那我的二胡课一定是严格、乏味的,我和每个孩子都做过课前沟通,我会对他们非常严格,学习过程中有任何困难和疑惑都可以随时找我,但是一个要求就是在完整入门前不允许放弃,目前看来每个孩子都做得很好,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记得后几次课的时候,孩子们早早就集中在音乐教室,不再是嬉戏打闹和发呆,而是很认真的在读谱、唱谱、涂松香等课前准备,这让我很感动。我和我的家长们说,学琴是一条艰难并枯燥的路,一定需要各位家长的共同努力,7岁的孩子认知能力各方面还没有完善,无论是学习还是学琴,都需要家长的督促与支持,老师和家长是他们最好的避风港和引路人。当这些孩子们第一次在家奏出一首完整的小乐曲时,几乎每个家长都忍不住拍下了视频分享到群里,赞叹短短几节课就能学的像模像样,说实话这也是在我的意料之外,当我第一次尝试让他们8个人齐奏“小星星”时,我其实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毕竟独立完成都有可能出现“小意外”,但他们每个人都很努力,真的完整拉下来了。也通过这件事,让我发现了大班教学的一个好处,就是“比较”。社团里的孩子都来自不同班级,并且各方面都不错,一4班的杨思涵是班里的大姐大,几乎没有受到过来自各科老师的批评,在某一节社团课上,当一首乐曲别人都能完成,而她因为没有练习完成不了时,她哭了,她没有为自己找任何借口,而是告诉我以后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并告诉我欠下的作业她都会在下次课一起补上。我知道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我每周的作业量基本上是均衡的,两周的作业用一周完成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我第二天联系了她的妈妈,和她说明了情况并问了练琴情况,思涵的妈妈告诉我,“昨天放学一回家,思涵就告诉家人以后不要催她睡觉,她必须练完琴才能睡觉,说今天上课就她一个不会那首曲子,丢人死了,老师都说她了。”原来这个小姑娘比我想象中更成熟,有种不服输的精神。

   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节课,我给他们布置了8首寒假作业,并录制了范奏视频给家长,既然决定做这个社团,就要用心做好它,并一直做下去,不负初心,为学生服务,让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