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教室里的守望者(魏陈陈)
发表日期:2017/2/13 12:40:49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643位读者读过
教室里的守望者
江宁中心小学 魏陈陈
在网络充斥的今天,世界好像笼罩着一张无形的网,每个人所在的位置,都是线上交织的一个点,我们疲于在生活和远方中,也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大多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生机盎然的春天来了,大家又忙着出去踏青了,早春的梅花,枝干盘曲,朵朵灿烂,空气里涌动着一股股暖意,也牵绊着我的思绪,春天是个容易让人“恼”的季节。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开学了,学生一一以他/她该有的样子出现在我眼前,那个样子就像是朱自清《春》里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但是我明白,有一朵花却没有办法和同伴一样及时盛开了,她还未向世界展露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芬芳,就决绝的拒绝了春天的邀请。那还是寒冬素裹的日子,她和往常一样,大大咧咧地走进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的肚子上长了个包,爸爸说要带我去医院检查一下。”于是,事情以它该有的顺序进行着,家长请假,去医院检查,等待检查结果,孩子又来上课了,我以为和孩子漫漫生命长河中的感冒生病一般,普通而又必经的一件事,就像到了秋天,树叶自然会凋零一般......直到不久后孩子的父亲出现,父亲一脸的尴尬,不知是什么表情,对我说:“老师,我家女儿的报告出来了,结果不太好.......是恶性的淋巴肿瘤,我这次来是办休学的......”时间总是一刻不停歇的往前走,接下来就是各种手续,父亲和我没有多余的寒暄,我也没有过多的语言,在此刻,仿佛沉默就是最好的回应。
走近教室,就听见安静的班级里总有一两个窃窃私语的学生,真的是和往常一样,没有出于预料,也在情理之中。而在以前,这一两个窃窃私语的学生中,似乎总是有她,因为她同桌的脸出卖了她,那是已经一忍再忍的笑容,这笑容意味着她之前肯定又说了什么让人发笑的话,可是她的成绩却不像她的幽默感一样的好......
回想起她在班级里的日子,好像使人难以忘怀的就是她的笑,即使这样的她被我批评过,说总是话太多,可在我去她家看望的时候,我还是看到了她一脸的笑意,那笑意是开心的,惊讶的,是发自内心的,会一瞬间包裹住你,化解你身在陌生环境的里的尴尬。不知道这样的她,会不会也曾像《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霍尔顿一样,觉得和老师聊天是“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相距太远;就是那么回事”。可是现在,看着她因为做过两次骨髓穿刺和化疗的她依然侃侃而谈的和我聊起医院里发生的事情,以及她虽然戴了帽子,还是遮掩不住那一头黑黑的长发变成小发茬的事实,我才开始真正的和她慢慢的聊天,聊天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既常有,也是做得最不好的,因为隔着屏幕,我们就感知不了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那是一个即使有百花的春天也抵不上一个恰好的青春所散发的活力的气息。我看着这样的她,感慨着真是天意弄人,是不是因为她平时笑的太多,老天就要给她的人生中加点苦。
想想我自己,身为班主任,和班级里学生每天相处那么长时间,好像每天除了忙碌之外,在教室里,已不敢放肆的大笑,因为有笑的功夫,似乎还抵不上教会孩子一道题,好像教室也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试卷评奖课、晨会课、主题班会课,新授课,复习课等等所取代,孩子们肆意的笑一笑,可能会扰乱课堂纪律,孩子们开心的跑一跑,担心着会摔倒,但也许,孩子们只想有一个真正的开心的自由的像霍尔顿幻想的“麦田”:“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啊,天空透露着一种澄碧的瓦蓝,蓝得既清澈又深邃,自上而下地显出参差不齐的色泽。天空之下是一大片麦田,灿烂得宛如朝阳的麦穗在一阵匆匆奔过原野的风中掀起千层麦浪,一直波及到与天际相接的远方。这个时候除却步履匆忙的风,一切都是安静的。风唱着那首遥远的歌,在麦田中嬉戏闪躲。天空的边际,麦田的边际,全都止于悬崖,远远的地方传出孩子银铃般的笑声......
春天,我们欠孩子一个诗和远方的田野;夏天,我们欠孩子一只蝉和漫天的星斗;秋天,我们欠孩子一枝金黄的稻穗和悄然开放的野菊花;而教室呢?
春天的鲜花已悄然盛开,我们由假期又要走上讲台,可不可以能静下心来,和每个孩子聊聊天,侃侃作业,说说笑话呢,不要总是再步履匆匆,也不要总是制止每个在操场上奔跑的少年,让他们在这样的年龄奔跑着流汗吧,那样不也挺好的么?在学生上课做小动作时,不要总是急躁的把他呵斥一番,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先把成绩抛在脑后,善意的提醒一下,那样不也挺好的么?不把自己埋在高高的作业本里,待到春花烂漫时,和孩子一起,带上工具,走出校园,栽种一棵小树苗,那样不也挺好的么?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突然回荡起那首耳熟能详的《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地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也许孩子们需要这样的童年,也许教室里缺的就是这样的守望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