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
——记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江宁小学 徐婧
伴着一场“假雪”,我踏上了归京之路。因为心中有事,倒也不觉寒冷。下了车跟往常一样,拖着行李,奔向心中的目的地。辗转到了油坊桥,偶遇熟人,惊喜,搭了顺风车,一路畅快。果然,天气也随着心情变好了。天助我也,出行计划可以实施了。提前一天安排好各琐事,第二天,跟这天气一样,我们春风得意地踏上征程。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来到老门东。
年味儿·传统
伴随着道路两侧火红的灯笼,老门东浓浓的年味儿朝我们扑来。古老的牌坊似乎也旧颜换新衣, 格外精神。“市井里巷尽然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载大文章。”牌坊两侧的楹联却在商业广告牌里若隐若现,实一憾事。街上拥挤的人潮似乎没有有意驻足,只顾吃喝玩乐去了。孩子们笑得很灿烂,肆意追逐,因为逃离了父母的管制。也许他们觅得的是同伴之间久违的无所遮掩,无忧无虑。也许是职业病,也许是强迫症,亦许是四年文学生涯的心理作祟,为师可是怀着满腔的忆古情思而来,少不了言语之间考察孩子们的文化功底。做过攻略,也习得几句古诗,拾得只言片语的古城旧事,也少不得在孩子们面前端起架子来。而孩子们似乎也乐此不疲。这不,有俩正为抱鼓石上刻的是龙还是麒麟争得面红耳赤。仿佛结果是一边倒,大家一致认为是龙,而执麒麟一说的孩子倒也倔强,不是轻易能被说服的。至于到底是哪种?众君尽可查询,不一一道明。至于说对的一方也大可不必耻笑另一方,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见大家如此兴致浓厚,为师大喜。
赏灯·民俗
老门东迎来了第31届秦淮灯会,这段时间,灯火通明,花灯耀古城。每一组灯展背后都有设计者所赋予它的深刻含义。但遗憾的是我们寻遍了灯展周围都没见任何提示性的说明,只能靠朋友圈里的介绍,才得以明白每组灯展的意义。刚入门,“一路连科”灯组静静地栖息在一方水池里。刚开始并不明白,只见得三只白鹭低头不语,收敛羽毛漂浮在莲花池中,一幅田野生态之美,竟不曾料到还有取谐音之妙。灯展其实也蕴含着一直流传至今的雅趣,智慧,妙不可言。灯不仅仅是一种照明工具,在中国人的智慧下,灯里充满了情趣。体现中华民族对待生活态度的还有散落在街道两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以稀为贵,越是手工制作的精良艺术品越是昂贵,也超出了预算,只好静静地欣赏。抑制不住内心的占有欲,挑了个最便宜的糖画,让手工艺人们动起来。在方寸不大的白石板上,一把勺,一点熬好的糖浆,一只灵活不断的手,片刻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公鸡就蹦出来了。铲子那么一铲,得来全不费功夫。做好的手工艺品禁不起欣赏,早被馋嘴的黏在了口腔里。魔力一样,孩子们被甜的冲昏了头脑,一个接一个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Chua、chua、chua,没多一会儿功夫,十二生肖都快出来了,惊叹于老艺术家的手艺之余,大家都心满意足地往前走。
小插曲
简单吃过便饭(其实吃得不算好,路边随便找了个大杂铺坐下,老板热情地招呼小朋友们往里走,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点好各自爱好的食物:面食,水饺,砂锅,还有熟悉的“黄焖鸡米饭”,我们期待着吃饱继续下午的旅程。端上来的时候,大伙儿大失所望。传说中大份的“黄焖鸡米饭”也只能吃7分饱,还要28元。一碗牛肉面肉没见多少,汤倒是喝饱了。连我点的砂锅,另要一碗米饭还要多加钱,想想饭管够的年代,心碎了一地。房租贵,所以物价贵,我只能这样为孩子们打气。不过老板态度和蔼,见我们人多,细心询问孩子们可曾吃饱,冲这,也给好评。我心里也暗下决心,到了夫子庙定要请孩子们吃点小吃,塞塞牙缝。)我们准备出发。老板再三叮嘱:“小朋友,拿好自己的物品。”一行人早答应着跑出店外。奶妈的劲儿不知怎的上来了,按平日里来说,我是不愿意去操心他们这些个琐事的,因为我觉得他们六年级了,应该有意识。在和家人相处时,我也习惯了依赖他们,以至于到现在我还存在丢三落四的毛病,这不,充电器数据线落在了司机车上,没带回,这是后话。这次,不知怎的,我倒细心起来,慢悠悠起来。起立,拾掇,转转,看看。瞧!那个小马虎,水杯!黑色保温杯,被撇在了桌上。唉!叹一口气,计上心来。趁着他们不注意的当儿,我顺势把被子藏在了包里,装作若无其事地走了出去,饭店老板也会心一笑。走到门口,他们似乎早已等不及了,见我出来,立马冲在前面。“把东西都带好啊,检查一下有没有东西落下了。”我扬起声。“检查好了,都好了,我们出发吧。”他们只顾应声作答,心思早已飘到了夫子庙。“确定啊!没有东西落下了。”他们头也不回。走到十字路口,见还人还没醒悟,顿觉无趣,你知道那种自己憋了一肚子笑话却不能笑的感受吗?就是这。于是,我按捺不住了。“大家先别过马路,检查一下,手机,钱,水杯······”“奥,水杯,老师,我水杯忘拿了。”说时迟,那时快,这下他跑得倒挺快,转眼回到了店门口。整蛊成功!我拿出了水杯,递给其他留在营地的小伙伴,等待着败北的小兄弟。唉,老板不给力,竟然出卖了我!不过这次教训也应该能记得了吧,呵呵,可见现实是残酷的,在之后的走访中,这斯接二连三忘了东西,多次折回。没救了,为师只能帮你到此了。
历史·艺术
一路嬉笑着,我们散步来到了夫子庙。相比老门东,这里人潮更为拥挤。驻足吹了河风片刻,穿过花灯装饰的小桥,我们径直来到了“科举博物馆”。看介绍,这是第一个集中国科举文化的展示中心、科举文物的保护中心、科举制度的研究中心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考试制度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可避免的,十年寒窗,带孩子们来这里,我想让孩子们更多地体会古代文人为了“学而优则仕”付出的艰辛的努力。与很多博物馆一样,这所博物馆依然是依照时间的经线来贯穿历史,让科举制的面貌一点点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它的产生,发展与灭亡,或者说不同形式的延续。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这所博物馆在空间上独具匠心。站在入口处,明远楼前一方水,似乎一切都那么平淡无奇。但顺着通道向馆内走去,别有洞天。四四方方一台砚,而那 方水真可谓大美!诸君尽可细细品味。自下而上,浑然一体。印象最深的还是魁星堂,该堂三面收藏了众多儒家文化经典著作,孩子们眼尖,一下就找到了最近在读的《西游记》,再后来孩子们看到拿着书卷的吴承恩雕像时也格外亲切,那自是后话。仰望上空,魁星点斗,经史子集等儒学经典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在这里逗留许久,舍不得,拍照留恋。最喜欢那张,孩子们围成一个圈,抬头仰望,那一刻,充满了希望、感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物本身会说话,以史为鉴,才可以走得更长远。依依不舍,希望种子在孩子们心里萌发。
临别,买了把戒尺,孩子们很怕,其实是用来自我规劝:尺子有刻度,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能越界。归途,已疲惫不堪,不愿多说,只待静静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