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冲动的惩罚 (钱彬)

发表日期:2017/2/11 12:43:5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621位读者读过

  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轻易动手打人,其实老师也是一样,没有一个老师是本着打人的目的去教育学生的,身体上的惩罚知识用作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而且是一个迫不得已而使用的手段,目的只是想惩戒学生记住自己所犯的错误,让他们能够知错就改,但是更多的时候,反而常打的学生越是难以改正自己的错误,当打骂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他屡教不改也必然也是也成为一种现象。所以不轻易去用暴力去对待学生,不管是语言的还是身体的,有时候语言的暴力会比身体上的暴力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我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也会动手打人或者动口骂人,其实很多时候,在自己发完火以后,我都在反思,总会觉得自己错了。因为发脾气是教育的死敌,脾气越大,教育的效果就越差。每一次我发完火,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坐得端端正正,有的同学把头低下去,一刻也不敢抬起来,有的抱臂端坐直视黑板,教室里鸦雀无声,曾经作为学生的我能够体会到这种感受,我自己就属于把头低得死死的那种,一种祈福祝愿,这把火千万别烧到我身上的心理,然后老师让我再干什么事,我也是战战兢兢,试想这个时候,好像身上的每个毛孔都好像被吓住了,如何能够让你学习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所以,人们常说有时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情绪波动的人很难细致的干成一件重大的事情,我也比较讨厌生气的自己,那个时候的自己根本就无法干任何事情,在那种意识下做的任何事情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情绪性,包括作为老师,你在那种情况下布置的学习任务往往带有一种宣泄情绪的意思,布置完之后学生痛苦,自己好像也余火未消,而你的火肯定比学生害怕的时间长。所以需要控制情绪,不轻易使用任何暴力,对学生,对自己都是有益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