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孩子,请在线(成琛)

发表日期:2017/2/28 23:14:0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64位读者读过

最近有一个段子很有意思,大致是说老师“开着WIFI”给学生上课,有些学生连上了“老师的WIFI”,有些学生连的是“4g,有些学生连的是“3g”,有些学生连的是“2g,剩下的都是没在线!

清晰记得,刚来江宁小学时的模样,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映入眼帘,又是欣喜又是紧张。那时,初任班主任的我笨拙、忙乱;那时,他们还是三年级的孩子。我们陪伴彼此走过了20152016,来到了2017,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变高,感叹时间像一个魔术师。

孩子们到了五年级少了些淘气与调皮,在学校常规管理这块作为班主任的我也轻松了一些,不再是中年级时的三令五申,反复强调。我班的孩子总体还是有礼貌的,看到老师都知道主动问好。红领巾、校牌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天天佩戴,个别同学若没带,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会主动把自己多余的红领巾或校牌借给他,并且在我这里也多备了两条红领巾。孩子们大了,确实也懂事了点,但他们的表现还是喜忧参半。这学期有些同学在学习上认真了,用心了;有些同学却懈怠了,散漫了;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人坚持向前,哪怕走的慢也不掉队,有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

这学期我做了一点尝试,组建学习体,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分成九个小组,确定九个组长,每个小组有六名组员,组员基本是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这样的异质组合。小组里都有一两个需要帮助的学生,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学习与进步,小组成员间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的氛围,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在组建开始的前两个星期,孩子们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比较高,大家围坐在一起难免有些兴奋,课堂纪律不太好,三三两两说话,影响听课,为此我要重点整顿课堂纪律,毕竟孩子们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我不能一味惩罚,而是顺势引导与激励。在课堂上我尽量少讲,让学生多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发言,表现好的小组加分,表现不好的减分。这样,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会互相督促与提醒,也弥补了老师对每个学生关注上的缺失。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大部分小组里的学困生确实有所进步了,比如课堂上能举手发言,课后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学优生在督促自己做好榜样的同时,培养了责任心与爱心;中等生在遇到问题能及时求助小组成员,向学优生学习长处补齐短板,学习有余还能帮组长分担小组任务。但,也有个别小组组长到我这儿反映本组里的学困生性格顽劣,不受管教,自己不想学还坏了组风,组长代表组员请求我让她离开本组。随后,我把这名学生叫来谈话,她听到同组小伙伴说不要她了,眼睛里挤满了泪水,哽咽着说:“老师,我会改的,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吧!”看她态度诚恳,我便让该组的组员再给她一次向好的机会,若做不到再离开。就此,我对所有小组成员说遇到问题不是先逃避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我们每组都有这样的同学,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她只是暂时迷路了,我们不该嫌弃她而要帮她拨开迷雾重见天明。

很高兴,在今后的课堂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