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数学课堂的几点想法 潘荣升

发表日期:2016/12/6 10:46:05 出处:本站 作者:潘荣升 有577位读者读过

                                                                                   数学课堂的几点想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呢?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学中的各种素材,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数学结论,让学生体验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活用信息技术,优化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是每个老师应有的责任,也是数学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巧妙地创造一种直观形象的情景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找规律”这节课以往都是通过找事物中的规律来引出课题。而这节课石老师先播放了一段动画片《西游记》插曲,让学生猜猜是哪部动画片的插曲?然后引出孙悟空七十二变,最后引出本课内容。因为动画展示符合儿童年龄特征。所以整个过程学生兴趣高涨,参与性极强,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与媒介的交互,发展师生间的信息交互,最终实现师生新旧概念之间的交互,从而改变了学习者认知,产生有效的学习。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课堂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师生共同把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用剪、拼、量、算、折等方法进行研究。学生实际操作中确实感受到自己手中的这三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对“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一定是180度”这一认识并不深刻,甚至有学生怀疑。
   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随时提供可任意变形且各角度数不断显示变化的三角形课件,让学生亲手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拖拉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随着拖拽,三角形各内角度数不断变化,学生在拖动过程中观察、交流、体验。教师此时和学生面对面地用语言、眼神、手势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把自己也作为一名学习者,一起度量,一起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随着不断拖拽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形状不断变化,三个角的大小也不断变化,而三角形的内角和始终不变,仍是180度。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研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电子白板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清晰,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
   三、题组训练,以旧带新,发现规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教学,主要是利用题组,运用迁移的方法,总结出积的末尾的0的确定。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并巩固简便的笔算方法。 
   每一个故事的表演者是我的学生和我,其中我的学生是主演,导演有时是我,但更多时候是“真理”与“创新”。学生和我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在故事中,我领悟到新课程带给我的启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教学中的各种素材,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数学结论,让学生体验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越来越喜欢有故事的课堂,也更加热爱这个有故事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