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有感(周芸)

发表日期:2016/12/6 12:49:49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568位读者读过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在阅读中我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

    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在读完《做最好的老师》后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理解”,“尊重”,“平等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我们有时脸色铁青声色俱厉地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正是因为我们束手无策我们没有达到境界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真正好的老师会宽容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问题讲透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是一种谦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