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评课记录(五)

发表日期:2017/3/24 14:37:37 出处:本站 作者:严小牛 有560位读者读过

                                        江宁小学教师评课记录表

评课人

马耀虎

所在备课组

中年级语文组

执教人

刘  蓉

年级学科

四1 语

评课时间

2017年3月22日

执教课题或教学内容

18、《沙漠中的绿洲》

今天我听了刘蓉老师教的《沙漠中的绿洲》,颇有感触。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她始终贯穿了一条主线,让学生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刘蓉老师用她亲切的语言,独特的理解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学本语文”的示范。

一、围绕课题,设疑导入。

    开始,以一个简单的有关沙漠的话题,让学生以自由想象的方式,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学生回答:如无边无际、全是沙子、缺乏水分、环境恶劣……通过一连串的回答,使学生深有感悟。看到这样的景象,引出在一片白茫茫的沙漠中怎么会有绿洲的呢?引发学生学文的兴趣,探讨对绿洲的初步印象。

二、设置词串,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学习重点词语,如买来、挖去、填上、埋下,如鲜花遍地,绿树成荫,星罗棋布,如恶劣,盐碱,咸而板结,不毛之地。紧接着让学生谈谈从这些词中能体会到什么?与学生的一番谈话中,为下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阿联酋人民热爱家园,建设绿洲的壮举做好铺垫。

三、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积累是为了运用,吸纳是为了表达。由读到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经验。在这堂课上,刘老师巧妙地为学生的写找到了一条链接通道——借助课文中“挖去、填上、埋下”连续的动作词,进行读写训练,设置一个视频场景,使之情动而辞发。通过学生的交流、回答,学习用连续的动作词语写片段,教学效果很明显。

此外,刘蓉老师很注意过渡语的设计,这样每一环节的衔接很自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到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整堂课很流畅,给人感觉刘老师一直说着“孩子们”,贯穿始终,娓娓道来,那么亲切、自然。

 

注:评课记录不少于300字,从亮点、问题、改进意见等入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