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学会赏识和赞美(刘茹)
发表日期:2017/4/5 15:11:52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652位读者读过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品一壶好茶,让人心旷神怡,犹如交一个好友,让你受益非浅。最近,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收获不小,感触很多也很深,这些建议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着非常好的指导意义。现就其中的一条建议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提到要学会赏识和赞美。这不禁使我想到教学中,我们为什么会慢慢地失去了兴趣和快乐。因为我们忽略了对学生的赞美,对于他们的闪光点,我们不懂得去赏识。渐渐地,上课激情减了,师生关系远了,学习热情淡了,自己也感觉生活越来越没味了……
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画面,学生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诲人不倦;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持之以恒;也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
其实,社会中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是把事情或个人的发展前途往好的方面去想,都希望得到赏识和赞美。因此,我们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就要善于抓住人的这一特点,用真诚、善意去赏识与赞扬,必然会收到好的效果。学会赞美与赏识,在人际交往中会带来很大的益处,甚至能改变人的一生。可能是他人的,也可能是你自己的。曾经有人作过调查:经常赏识他人,夸奖、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欢迎,受人尊敬,身体比较健康,不常生病,而常指责、抱怨别人的人却缺少朋友,孤单落寞,身体和心理比较脆弱。可以说,赞美、赏识他人对我们各方面的提升都有莫大益处。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赏识和赞美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别人,赞美别人,努力去挖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还是吝啬赞美。为什么呢?
记得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同是一棵树,有的人看到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而有的人看到的却是树枝上的几只毛毛虫。为什么同一件事物,在两种人的眼里相差却是那么大呢?原因就在于一种人喜欢赏识、赞美别人,而另一种人喜欢挑剔、批判别人。
郑杰校长把它归罪与“深重的不信任”,或者“不相信”。这可能和我们社会的大环境有关,现代社会,浮躁、虚假的东西太多,有时候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因而也就不愿意去赞美了。也许,我们没有把学生看成不懂事的孩子,我们早已经把他们看成是应该爱学习应该守纪律的“好少年”了。因此,学生一违纪,我们就责备,而没有去思考这“纪律”是否合符学生的身心特点。要知道,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内心却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赏识与赞美。我们不应该吝惜赞美,我们要通过学习,通过借鉴,通过实践,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从而使赞美之声回荡在我们的周围。
但是,在赏识与赞美别人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最后做错的练习题,虽然它们与那么多正确的题目相比的确微不足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应用明亮的慧眼去发现,以乐观的态度去指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并欣赏他人优点的慧眼,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愿学生在教师们的赏识和赞美中成长,愿教师们在赏识和赞美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