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评课记录(二十三)马勇评六年级两节《如梦令》

发表日期:2017/4/19 12:05:01 出处:本站 作者:严小牛 有742位读者读过

 

江宁小学教师评课记录表

评课人

马勇

所在备课组

高年段语文教研组

执教人

严小牛、赵俊

年级学科

语文

评课时间

3.22

执教课题或教学内容

古诗《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听了同是毕业班的严小牛老师上了一节《如梦令》,课是我们大家选的,五年级选择了古诗,我们选择了词,有些巧合也有些应景,但更为了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也后面的主题教研活动做一个准备。老师的教案基本上沿袭了名校的设计格式,不可否认,名校的设计还是有很多新颖之处,主要是将古诗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中,通过想象心灵的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老师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将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问题,应用自己学习的方法来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进行分享交流。学生在自组织的学习中,基本达到了学习的要求,达到了读懂,领悟的基本要求。老师在让学生想象写话中也花费了较多的时间,真正将读写训练落实在课堂中,学生也比较高质量地完成了小练笔,较好地丰富词的内容,品味了词的意境。当然,教师对词的特点掌握得不还够深厚,教学的技巧还需要再锤炼,还需要留一些时间来指导学生读好词,读出韵味,读出意境来。

当然,诗词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难点,我们一直在努力探寻当中。虽然有些借鉴,但只知其然,而不太深知其所以然。看到别人从从容容地出口成章,信手捻来,可自己一试,方知功力浅薄。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即使还弄不明白,我们也要勇敢尝试,我们相信会在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丰富自己。

 

听同年级赵俊老师的语文课《如梦令》,上同样的内容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尽管在前一次(严小牛老师)做了一些整理与整合,但结果还是没能达成最理想的效果。大家在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于课堂方面做出了改变,但在语文课的目标设定,方法运用,以及内容安排等方面还是思考不够。老师甚至为了保证课的流畅和完整,在课堂就让学生进行了准备,因为在课中老师要求学生就词中某一画面自选一处内容进行小练笔,任务布置下来学生不是静下心来赶文字,而是讨论起来。原来他们早有准备,然后几分钟教师指名一个学生来分享,这一环节应声结束。我没有看到应该出现的问题,没有看到那种白描化的手法,没有看到学生们对古典诗词创意的解构与内容的丰富。其实,老师这一环节处理有失偏颇,早在一开始便种下了恶果。老师为了营造起词中那美轮美奂的美景和意境,声情并茂地朗读起他早已经准备好的美文,再让学生概括出臆想到了画面。因为那段朗读的文字过于华美,又修饰过多,因此学生一时无法寻找到凝练的词语来归纳,也没有达到教师预设的答案,于是在教师的生搬硬套下只得从词中寻找那三个短语以作小结。后面就又出现了上面的环节,即使老师都带着大家欣赏过了美景,这时再让学生们原景重现,他们早推动了创作的欲望,也可能自感比不上老师那煽情的文字,因此也只好应付了事。

语文的最终目标指向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要落实在听说读写视思评七要素上。读写结合的设计要建立在精准教学目标上,才能真正要将读法、写法、学法传输给学生,达到良好的效果。而这一节的安排显然不佳,而失去原味。

 

注:评课记录不少300字,从亮点、问题、改进意见等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