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做一株“淡淡”的米兰(魏陈陈)

发表日期:2017/1/4 9:01:12 出处:本站 作者:徐婧 有631位读者读过

做一株“淡淡”的米兰

还记得小时候那首耳熟能详的儿歌:“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默默的把芳香洒满人心田.....”而这些纯真朴实的文字,勾起了我满腔的柔情,竖起了我神圣的使命感,让深情的文字从我的指尖落下,为人师表,不正相那小小的米兰花一样吗?虽然藏于绿叶,却总是默默的把“芳香”洒满人的心田。

 

(一)博学审问之

 

古往今来,作为文明礼仪之邦的中国,教育和师承从未被忽视过;教育者的头上,总悬挂着无数的桂冠。然而当时代之海搭载着教育之舟浮泛到了今天,历史的积淀、社会的转型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给教育者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甚至是更高瞻远瞩的标准和要求。习总站在他党政军的领导高度和战略高度,为我们提出了新时期好老师的“四有”标准,无疑为我们这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点亮了一盏足以让我们自省的明灯!面对着祖国未来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既要懂得新的知识,也要常常的检视自己,就是我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方向。

扎实学识与教学智慧,更为做新时代的好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古时老师就只学一科,而今天的学生对各科文化知识均要涉猎,这就为老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知识要求今天是均衡教学,教学的方法与智慧也就要创新独特,同一个问题的讲解要满足于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寓教于乐、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有所益”绝非空话。

记得十几年前,我还是小学生,而且有幸遇到了几位朴素的恩师。在那个物质和待遇都极为贫乏低下的年代,他们穿着洗的发白的衣服,待在砖瓦的教室,却每日里兢兢业业与教育工作;他们没有读过大学,却拥有高深的知识,却用他们的坚守之志、慈爱之心引导着我们学习,影响着我们成长。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也成了在教育战线上耕耘的教者,可面对今天的教育,却忍不住感慨频发,心潮奔涌。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格局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同时也使得从教者人心浮躁,各种观点和观念充斥着整个教学队伍,教师面对的,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教师似乎也渐渐成了“高压”的职业之一。学会审问自己,往往就给了自己面对这些的方法和决心,更多的教师就像藏于绿叶间的米兰,虽然环境对它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却总有人默默的耕耘,发出淡淡的“芳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慎思明辨之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这已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然而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我们要怎样落实教育先行呢?习总书记说得好,争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此“三者”,要求我们在业务钻研上乐于进取,在关爱学生上落实行动,在教导学生上尽心引领,为我们为人师表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改革的教育一定是跟不上时代需要的,而落实到老师身上,就是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并且这样的探索不应该是无序的和间断的,教无定法,教法也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所以,教学改革也会永远在路上,常常的像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学会反思,谨言慎行,明辨是非,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教师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在学生彷徨的时候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席话,或许都会改变他们的命运。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善言慎行,从积极健康的角度帮助学生。小学生的认知处于他律的阶段,还没有独立的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老师不仅是小学生知识增长的指导者,还是他们思想进步的引路人。作为小学老师的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忠心于教育,钟情于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三)笃行之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行为习惯开始,将行动落到实处。

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 要弘扬高尚师德,淡泊名利、言传身教,真正做到自尊、自强、自省、自律,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争做“四有”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的讲话,倘若真的做到了以上观点,何愁自己不是一株散发着淡淡香味的米兰呢?说到这,耳畔又不由得想起那首熟悉得歌谣:“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默默的把芳香洒满人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