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尊重与平等(徐婧)

发表日期:2017/1/5 9:21:59 出处:本站 作者:徐婧 有599位读者读过

尊重与平等

"学校并非校长的私产,教师并非我的附属物,假如我自命为学校或教师的救世主,也许我这个校长只需要只要求就行了,因为要求及命令具有不容置疑的强制力,也就是说校长可以向教师提建议,教师相互也可以提建议,家长和学生也可以提建议。 "——郑杰

只管建立督查机制,研究管理与教学办法就好了,利用同伴的力量。对于班级管理,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能力自主,没有班主任,每天的卫生打扫、早读、排队等都能井井有条。但每天的晨会课不能放弃,那是一段时间的总结,是班主任进行“布道”的场所。思想决定行动,班主任每天的思想教育比如“当手欠遇上嘴欠”“做文明、自信的阳光少年”“管窥蠡测”等,就像大家长给孩子们开会。思想深入人心,易于接受,是一个班集体灵魂逐渐形成的不可缺少的阵地。就每天的祷告一样,必不可少。把潜在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中。把解决问题的时间花在思想的“布道”上吧,让这些思想就像每次吃饭前的祷告一样,深入人心。

作为人,教师也有自己的生活。请尊重每一个老师,别轻易评价,因为你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管理也需要鼓励,鼓励好的,以老师们自身同伴的力量一起走。如果他这次没做好,也请耐心等待,或者进行一番促膝长谈,而不是颐指气使。认真聆听老师们的苦楚,给他建议,而不是命令,这就是尊重与平等。学校是工作的场所,老师们都只是工作的机器;学校是人文关怀的场所,每一个老师都会像爱“家”那样,尽心尽力。每天早晨丰盛的早餐,节假日单身青年教师的活动等,暖人心,才得人心。

有次,回家吃饭的学生被撞见帮别人带零食来学校,教育写检讨!这是校规,肯定不能触犯。小孩检讨交上来,态度诚恳,附文如下:今天我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了,但值得引起我的重视。我不应该让别人帮我买东西,更不应该让他把东西带到学校来。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不是吃东西的地方。我又不能因为有“前科”,的平安无事就掉以轻心,抑制不住诱惑。以后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让诱惑有漏洞可钻。对此,我感到很抱歉。对给我带东西的“同伙”,我也感到挺抱歉,我知道他在学校外面吃饭,才会让他帮我买东西。这件事把他牵扯进来,还要连累他写检讨,我真是对不住。当然这跟学校食堂伙食也有那么点关系,学校食堂伙食不合胃口,这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是伙食能稍微好上一点,合胃口一点,相信我会深深地爱上学校的伙食,不会对其他东西有非分之想。以后我尽量在学校吃饱饭,我也不会让别人帮我带东西了,我深刻的明白了。望以后学校的伙食能有所提高。

这段文字写得有理有节,我也明白了孩子们的内心。解决问题不是简单地让别人承认错误,而是悉心聆听,帮他解决问题。教育是个慢工,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