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摆脱枯燥的课堂(陈玉)
发表日期:2017/5/8 10:39:02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605位读者读过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快一年了。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是很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靠的是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慢慢地灌输着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喜欢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最难最难的。
刚开始进入课堂当老师时,我就在想:到底应该怎样来教我的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我的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呢?很明显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一开始的教学没有我想中的那样简单,我一直把自己在课堂的所学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可是我却忽略了一个重点:理论跟实践是有很大不同的。在一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发觉很不对劲,大家都是觉得音乐课是所谓的“没有任何要求的课”,上不上都是无所谓的,觉得上音乐课只是简简单单的唱首歌,更别提对音乐知识的渴望了。更过分的是我一上我的音乐课时,就有很多同学要求要上自习课,因为他们有很多的作业没有写,刚开始我信了,就让他们自习,结果有些学生在课上不写作业而是在说话或玩游戏,而且后面上课时,又有学生跟我说要上自习,这时的我很生气,就在班上不停地发火,但是一看到学生们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我就开始担心了,这该怎么办呢?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学生连学习这个的想法都没有,我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习呢?我想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爱心和责任心是老师必备的东西,所以当老师上课而学生不听你的时候记住千万别发火,要爱他关心他,轻轻的一个提示即可了,这时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到你这里了。再制作一些适合音乐教学的幻灯片教学,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其中教师上课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进行师生互动的游戏或律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开心了,自然就学了。
第二点是学生对音乐这门课产生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对音乐本身就有兴趣的话,教师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提醒他,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学习的心理现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现象,比如给孩子们一些乐器的学习,音乐知识的简介等学习。乐器、舞蹈、游戏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
第三点时将乐器、舞蹈、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乐器、舞蹈、音乐表演是我们培训学生的节奏感的。对于学习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在辅导,先让学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介绍乐器并做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那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多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上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
在音乐游戏方面我经常叫他们进行音乐接龙,音乐表演。如小学的中年级大多都是有表演的,在这种情况我就把快要学会的歌曲让学生上台表演,下面的跟唱,让学生们自己做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将来的教学中能越做越好。多学习有关实践方面知识,这样自己在实践方面才会越做越好。